安信证券-光伏行业HJT商业化系列专题报告(四):从颠覆性技术视角看HJT电池商业化-220617

《安信证券-光伏行业HJT商业化系列专题报告(四):从颠覆性技术视角看HJT电池商业化-220617(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光伏行业HJT商业化系列专题报告(四):从颠覆性技术视角看HJT电池商业化-220617(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光伏制造业和光伏设备行业的高弹性与高估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降本增效过程中众多颠覆性技术创新带来的价值重塑。 技术进步的方式分为颠覆性创新与延续性创新,当光伏电池片技术从P型转向N型时代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技术分流:一路以TOPCon为代表的延续性技术,工艺与P型时代主流的Perc技术一脉相承;另一路以HJT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性能上具有众多优势,但产线、工艺与Perc时代互不相通。 目前来看HJT与TOPCon技术在电池片制造端已进入实战对垒阶段,二者孰优孰劣,市场声音莫衷一是。 我们认为,TOPCon作为Perc的延续性技术其产业化之路是顺理成章之事,短期的确定性已然显现。 而从中长期维度看,HJT电池技术未来有望在众多电池片技术中脱颖而出,并在一定时间内成为业内的主流技术。 ■HJT作为颠覆性技术,当下时点产业化之路仍有一定阻碍。 (1)从技术角度看:①HJT电池制备的核心工艺发生本质性变化,对于在位电池片厂商而言,上一个技术代际累积的产能会变为技术转型的“包袱”;②在位电池片厂商在新的技术方向上布局、以及等待HJT市场成熟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③电池厂商PERC时代的部分核心研发人员在HJT时代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2)从成本的角度看:我们测算2022年达产的HJT电池(基于M6硅片)单瓦生产成本比主流PERC电池仍将高出0.1元,对主流电池片厂商而言,大规模投产暂不经济。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当前主流电池片厂商暂不大规模下场扩产HJT。 ■HJT电池技术具有未来在众多电池片技术中脱颖而出的“杀手锏”。 (1)性能方面:①相较其他电池片技术路线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拉低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使得未来HJT组件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接受度更高;②作为平台级技术,与下一代钙钛矿电池技术融合形成叠层电池更加顺畅,突破晶体硅太阳电池范畴。 (2)降本方面:①HJT电池更加支持硅片薄片化发展趋势,未来有望大幅降低电池片第一大成本硅片成本,直击电池片行业痛点;②“银包铜”技术产业化及设备降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JT电池片单瓦生产成本。 HJT电池未来有望成为极具性价比的电池片技术。 ■投资建议:设备环节是光伏全产业链较好投资赛道,设备领先于电池片产品成熟,行业景气来临,设备先行。 针对电池片设备环节,建议关注应对产业变革能力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1)迈为股份:HJT整线设备代表性供应商,根据我们统计的公开招标及中标信息,按规模计算,2021年以来,公司HJT核心设备市占率超过70%,设备持续迭代,先发优势明显。 (2)捷佳伟创:PERC时代电池片核心设备龙头,多技术路线布局契合行业当下发展特点,独家TOPConPE-poly设备未来有望在细分技术领域获得较高市场份额。 (3)金辰股份:趁HJT颠覆性技术东风,由组件设备切入高价值量电池片设备赛道,把握HJT产业化前期设备认证窗口期,微晶工艺进展顺利。 (4)帝尔激光:全球光伏激光设备龙头,在PERC电池激光消融+SE激光掺杂环节全球市占率近八成。 (5)海目星:国内激光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于TOPCon激光硼掺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风险提示:HJT产业化及降本进度不及预期;HJT并非光伏电池片最终技术被其他电池片技术分流或绕过;下游装机量不及预期;技术分流带来产业价值分流;技术迭代过快在位设备企业应对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