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航空行业:中国航空公司,5月疫情冲击减弱,行业渐趋复苏-220616

《海通国际-航空行业:中国航空公司,5月疫情冲击减弱,行业渐趋复苏-220616(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国际-航空行业:中国航空公司,5月疫情冲击减弱,行业渐趋复苏-220616(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5月受上海等地疫情冲击影响,行业国内供需同比依旧大幅下滑,但环比有所回升。 5月五家上市航司(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国内线供给、需求同比大幅各降69.4%/76.6%,环比各回升49.20%/57.16%,较19年同期各下滑63.7%/73.5%;客座率同比下滑18.3个百分点,环比升高5.34个百分点至60.4%,较19年同期下滑22.4个百分点。 5月国际线供给、需求同比各降33.1%/16.0%,但是环比各升4.92%/8.29%,客座率同比提升11.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21个百分点;受港台疫情影响,地区线供需环比各下滑13.98%/15.12%,客座率环比下降1.32个百分点。 其中,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5月国内线总供需同比各降68.9%/76.2%。 考虑上海疫情已明显好转,环比开始迅速回升,加上复工复产的影响,我们预计行业6月数据进一步改善,7月上旬有望加快恢复,短期基本面承压但不改长期投资逻辑。 受上海疫情影响,春秋、吉祥5月国内线供需同比仍大幅下滑但环比回升迅速。 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国内线供需大幅下滑,5月国内线供需同比分别各降62.99%/71.21%、85.86%/89.43%,环比分别回升54.77%/60.13%、65.12%/75.70%,较19年同期分别各降38.51%/53.99%、83.21%/87.78%,客座率同比各下滑19.7、21.2个百分点至69.1%、62.8%,分析其主要原因为春秋、吉祥航空基地之一均位于受疫情冲击的上海,旅客出行需求受压制。 较上月上海疫情得到控制,环比上升。 我们分析春秋航空受益其多个基地优势,除上海以外的基地市场恢复较好,整体相对恢复更快。 6月初上海疫情得到控制,全国疫情有所缓解,除南航外各航司执飞航班量与飞机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2022年5月30日-6月12日,三大航运营主体中,国航、东航日均执飞航班量较5月均值进一步各上升27.76%/47.92%,南航日均执飞航班量较5月均值下降25.56%,春秋、吉祥各升26.57%/69.58%。 日均飞机利用率国航、东航、南航较5月均值环比各升15.4%/52.1%/44.7%,春秋、吉祥环比各升29.6%/76.7%。 国航拟收购山航,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2年6月14日,中国国航拟受让山钢金控持有的山航集团股权并拟向山航集团增资,并且中国国航亦拟与山航集团的其他股东进一步沟通并确定对山航集团的投资安排,中国国航拟通过前述交易合计持有山航集团不低于66%的股权,并取得山航集团控制权。 收购成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航航网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占率的提升。 山航本身航网质量相对优秀,且我们判断国航在收购价格上会有优势。 疫情下,航司经营压力加大,后续行业或有望进一步整合。 防疫终将迎来转机,关注航空板块逆向投资机会。 2月中下旬全国陆续暴发的多地疫情及上海疫情的冲击,叠加油价高企、人民币快速贬值,行业短期基本面在4月回到低点;考虑上海疫情已明显好转步入复工复产,航班量逐步恢复;但短期油价持续高位,人民币快速贬值,我们分析短中期行业仍将承压。 我们认为今年的疫情反复一定程度将进一步降低供给增速;疫情冲击,航司经营压力加大,行业有望进一步整合;我们看好行业长期投资逻辑不变(即供需格局改善、票价市场化),建议关注航空板块投资机会,推荐中国国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 风险提示:汇率、油价波动、疫情不确定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