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策略专题报告:94年联储加息,75Bp的始末回顾-220616

《财通证券-策略专题报告:94年联储加息,75Bp的始末回顾-220616(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策略专题报告:94年联储加息,75Bp的始末回顾-220616(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为了抑制超高通胀,美联储时隔18年再次单次加息75Bp,本文回顾1994年“大加息”前后始末,相关经验以飨读者。 80年代后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逐步转向目标利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美联储曾经10次加息超过50Bp,多半发生在上世纪:1)80年代沃尔克为抑制通胀,剧烈紧缩货币。 84年和87年三次加息超过50Bp,84年更是直接将利率从9.375%提升至10.5%。 2)90年代格林斯潘采取预防式调控思路。 94年2月-95年2月在通胀抬头前加息7次共300Bp(75Bp一次、50Bp三次、94年4月紧急加息一次)。 99年6月-00年5月,美联储加息6次共175Bp,其中加息50Bp一次。 两次集中加息均早于通胀抬头。 3)2000年后逐渐平稳化。 2004年6月-2006年6月,美联储加息17次共425Bp;2015年12月-2018年12月,美联储加息9次共225BP,加息周期放长而单次力度放缓,每次只加息25Bp。 94年为何加息75Bp?经济过热,通胀未起,预防加息。 1)94年提前加息源于对经济过热引发通胀的预期。 94年经济过热迹象明显:美国名义GDP同比上半年上涨1.4个百分点,原油3个月上涨超30%,失业率全年下降1%。 吸取70年代滞胀经验,格林斯潘在通胀抬头之前进行干预:美联储2月就开始加息且幅度较大,包括75Bp加息1次、50Bp加息1次和紧急利率调整1次。 2)提前加息成功抑制通胀并实现软着陆,为后续经济腾飞奠定基础。 1994年CPI高点仅3.0%,年内极差仅0.7%;经济也随之实现软着陆,名义GDP同比经过1年半就重回6%。 经济快速回升一方面受益于世贸成立、互联网快速发展等外部因素,但另一方面美联储的政策得当也无疑功劳卓著。 美国从软着陆走向繁荣:96到00年,美国名义GDP同比持续高于6%,实现近5年经济高景气。 94年加息后的美股表现如何?首次、紧急、超幅度加息引起回调。 1)全年两次大幅加息前后,股市承压明显,股指降幅超5%,纳指更弱。 94.3-94.5,美联储不到2月3次加息共计100Bp,幅度排名90年代第一;94.11美联储单次加息75Bp,单次加息幅度历史第二。 两段大幅加息期,标普500、道琼斯、纳斯达克分别下跌6.0%、6.6%、13.7%和5.7%、6.1%、7.4%。 2)短期看,超预期加息(首次加息、紧急加息、大幅加息)冲击股价更明显,预期内加息股价受冲击小。 2月4日首次加息25Bp,当日标普下跌2.3%;3月22日再次加息25Bp超预期,加息当日标普上涨0.1%,后续7天下跌6.4%;4月18日临时加息25Bp,当日标普下跌0.8%;5月17日、8月16日加息50Bp,符合市场预期,当日标普上涨1.1%、0.8%;11月15日超幅度加息75Bp,当日美股下跌0.2%,后续6天下跌3.2%。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海外波动加大、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