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海证券-宏观策略日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220615

上传日期:2022-06-15 09:09:58 / 研报作者:李沛吴骏燕张季恺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东海证券-宏观策略日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220615.pdf
大小:115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海证券-宏观策略日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220615

东海证券-宏观策略日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220615
文本预览:

《东海证券-宏观策略日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220615(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海证券-宏观策略日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220615(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6月14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

方案提出,要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方案按时间明确了两个阶段目标。

1)到2025年,南沙粤港澳联合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初步构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加速集聚,成为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园区建设运营模式基本确立,先行启动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到2035年,南沙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更趋成熟,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明显提升;生产生活环境日臻完善,公共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区域内港澳居民数量显著提升;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在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中发挥引领作用,携手港澳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

总体看,会议提出了广州南沙2025年、2035年粤港澳合作整体方案。

根据方案,我们认为可以关注以下几点:1)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估计会促进港澳和内地科研力量加快落地,有利于当地智能汽车、计算机科学、海洋科学和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

2)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支持南沙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估计会更好发挥港澳和内地在投融资贸易和国际航运物流上的联合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利好当地外向型生产、服务企业。

3)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与公共服务对接,有利于当地金融企业和医疗企业的发展。

支持推进外汇管理改革,探索开展QDLP境外投资等政策试点,支持粤港澳三地机构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

4)高质量城市建设。

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发展。

5)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估计将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对当地板块形成一定利多影响。

6月14日粤港澳大湾区指数涨1.4%。

关注韩罢工事件对石化供应链影响事件:据韩联社6月13日报道,韩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下属货物运输工会“货物连带”于当地时间7日开始无限期全面罢工。

此次罢工导致韩国国内的物流网络中断,工业损失超过韩元(W)1.6万亿(12亿美元)。

由于丽水和大山等石化出口的限制,价值约5000亿韩元的产品出货量受到影响。

观点:关注韩罢工事件对石化供应链影响1)韩国是石化产品重要出口国。

韩国的炼油产能位居世界第五(330万桶/天),成品油产量位居全球第六,第四大乙烯生产国。

韩国约98%的化石燃料消耗依赖进口,虽然韩国原料匮乏,也不具有中国那样巨大消费市场,但韩国却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石化强国,其中出口导向型战略是一个重要原因。

韩国高度发达的经济驱动对能源消耗,但韩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出口,尤其是电子、半导体、和石化产品的出口。

韩国的石油及衍生品中有一半左右面向出口。

出口占比高的产品有PX、PP、PE、PS、ABS、纯苯、苯乙烯等。

2)韩国掌握部分石化产品话语权。

韩国的石化产能主要分布在蔚山、大山、丽水等地;产业链配套集中,有利于规模化和协同化发展。

韩国的石化主体呈现出大型化、多元化、财团化的特征。

因此,韩国石化厂商在国际市场上会出现抱团取暖的现象,同时出口中也形成了FOB韩国计价的Benchmark,掌握了部分商品的定价权。

例如韩国的纯苯、丁二烯、丙烯等产品出口在国际现货市场中均有一定的话语权。

3)中韩石化贸易密切。

韩国成品油对华出口占比下降,但中国仍是最大出口市场,以出口数量为准,2021年对中国出口占比21.5%,远超对日本(12.6%)、新加坡(12.1%)、美国(10.3%)、澳大利亚(10.1%)等国出口占比。

其他石化产品方面,例如丙烯、乙烯和对二甲苯等,中国进口韩国的数量占比在2021年分别达54%、46%和39%。

结论:韩国出口产业链受阻,短期影响全球石化等产品供应,或加剧区域通胀;海外高通胀下,我国产业链相对稳定,石化产品具有成本优势,有望提升国际竞争力。

风险提示:海外通胀引发的加息或使得全球经济放缓,导致滞胀的风险加大。

全球供应链体系不稳定,在区域间价差扩大的同时,套利的空间缩小。

融资资金6月13日,A股融资余额14665.19亿元,环比增长95.29亿元;融资融券余额15422.13亿元,环比增长89.26亿元。

融资余额减融券余额13908.24亿元,环比增长101.32亿元。

陆股通、港股通6月14日,陆股通当日净买入39.44亿元,其中买入成交606.69亿元,卖出成交567.25亿元,累计净买入成交16651.02亿元。

港股通当日净买入成交51.79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186.34亿港元,卖出成交134.55亿港元,累计净买入成交23582.73亿港元。

货币市场6月14日,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隔夜为1.4059%,一周为1.5942%,下跌0.28BP。

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10年期为2.7702%,上涨0.50BP。

海外股市6月14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报收30364.83点,下跌0.50%;标普500指数报收3735.48点,下跌0.38%;纳斯达克指数报收10828.35点,上涨0.18%。

欧洲股市,法国CAC指数报收5949.84点,下跌1.20%;德国DAX指数报收13304.39点,下跌0.91%;英国富时100指数报收7187.46点,下跌0.25%。

亚太市场方面,日经指数报收28110.39点,上涨0.25%;恒生指数报收21067.99点,上涨0.00%。

外汇汇率6月14日,美元指数上涨0.2530,至105.4807。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报收6.7358,贬值17个BP。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报收6.7565,升值261个BP。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收6.7482,调贬300个BP。

欧元兑美元上涨0.09%,至1.0416。

美元兑日元上涨0.78%,至135.4720。

英镑兑美元下跌1.07%,至1.2003。

黄金、原油6月14日,COMEX黄金期货下跌1.20%,报收1809.80美元/盎司。

WTI原油期货下跌1.54%,报收119.07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97%,报收121.09美元/桶。

LME铜3个月期货下跌1.58%,报收9148美元/吨。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