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汽车行业深度研究:五年一遇的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拉动、透支、挤出定量测算-220614

《国海证券-汽车行业深度研究:五年一遇的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拉动、透支、挤出定量测算-220614(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汽车行业深度研究:五年一遇的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拉动、透支、挤出定量测算-220614(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本轮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远超前两轮:第一轮自2009.1-2010.12,估算拉动销量增长558万辆,月均24万辆。 2019年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 补贴期间,1.6L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同比增速由2009年1月的1%上行至同年12月的109%。 2009年乘用车销量同比+53%,其中1.6L以下乘用车销量同比+71%;2010年按7.5%征收车辆购置税,补贴政策逐步退出叠加高基数效应,全年同比增速回落.但整体销量仍然可观。 2010年乘用车销量同比+33%,其中1.6L以下乘用车销量同比+32%。 2011-2012年优惠政策终止,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5%/+7%,其中1.6L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同比+4%/+6%,增速下滑明显,购置税减免政策有明显透支效应,估算政策透支2011-2012年销量466万辆。 第二轮自2015.10-2017.12,其中2015.10-2016.12估算拉动销量增长343万辆,月均23万辆。 2015.10-2016.12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 10月政策落地后销量同比+17.0%,环比+17.5pct。 2016年全年高景气,除2月外同比增速均超过10%,Q3同比增速超过40%。 2016年乘用车销量同比+15%,其中1.6L以下乘用车销量同比+21%;2017年政策逐步退出,全年按7.5%征收,销量增速明显回落。 1.6L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全年仅1-2月同比为正。 2017年乘用车销量同比+1%,其中1.6L以下乘用车销量同比-2%,政策透支效应提前,估算政策透支2017年销量248万辆。 2018年,购置税减免政策终止,当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4%,其中1.6L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同比8%。 2018-2021年1.6L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增速稳定在-9%左右,在2017年透支销量后没有明显回升。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包括1)受宏观因素影响汽车市场整体见顶回落;2)新能源车崛起冲击燃油车市场;3)仍受购置税减免政策透支效应影响。 预计本轮乘用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拉动乘用车销量约197万辆,月均28万辆;分别拉动1.6L及以下/1.6-2.0L排量车型129/68万辆,月均18/10万辆。 无购置税优惠情况下,我们预计乘用车销量5月降幅收窄,6月供给端逐渐修复,下半年需求端缓慢复苏,最终达到相对稳态的增速。 预计全年1.6L及以下/1.6-2.0L排量车型销量分别为1021/592万辆,乘用车销量2060万辆,同比-4.1%。 有购置税优惠情况下,我们预计6月政策落地引导需求端迅速改善;低基数效应叠加主机厂抢筹600亿补贴,Q3同比增速进一步提高;Q4受基数回升、补贴金额受限等因素影响,同比增速或有回落。 预计全年1.6L及以下/1.6-2.0L排量车型销量分别为1151/660万辆,乘用车销量2257万辆,同比+5.1%。 我们预计本轮购置税减免政策将透支2023年销量59万辆,其中分别透支1.6L及以下/1.6-2.0L排量车型销量46/13万辆。 前两轮优惠政策终止后,1.6L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增速相对于补贴前三年复合增速降低了15-20pct,我们认为本轮也会有相似降幅。 考虑到本轮补贴时长仅7个月,远小于前两轮的23/15个月,且受疫情影响存在补偿性需求,预计1.6L及以下/1.6-2.0L排量车型增速分别回落4/2pct,透支销量46/13万辆,合计59万辆。 我们预计本轮政策拉动总体销量197万辆,与透支销量的差值138万辆即为疫情影响下的补偿性需求。 我们认为,政策提振的对1.6-2.0L排量燃油车的需求主要是疫情影响下的补偿性需求,对新能源车销量的挤出效应全年应在22万辆以内。 以2016-2021年五年复合增长率2.1%预测2022年1.6-2.0L排量车型销量为638万辆,将其视为在无疫情影响下该排量车型的预期销量。 有/无购置税优惠情况下我们预测该排量车型的销量分别为660/592万辆,可推算购置税优惠提振的68万销量中,46万辆作为疫情下的补偿性需求,占比68%;22万辆为增量需求,构成对新能源车的销量冲击,占比32%。 以燃油车为主的整车厂和传统热销车型将受益本轮购置税优惠政策。 从车企来看,本轮乘用车购置税减免将利好吉利、长安、长城、奇瑞、广汽等以燃油车生产为主的整车厂;从热门车型来看,2021年轿车和SUV零售销量前十中,除宏光MINI、ModelY以外,其余车型在排量和价格方面均适用于本轮购置税减免政策。 我们预计下半年传统车型持续热销,轿车及SUV车型销量CR10将有所提高,增厚对应厂商全年业绩。 政策托底+成本端改善,新能源车五月销量高增。 在已公布5月销量的车企中,比亚迪月度销量首破11万辆,达114943辆,同比+250%;广汽埃安销量21056辆,同比+150%;新势力中理想、哪吒、小鹏等车企销量均超万辆,同比+166%/144%/78%;蔚来已从疫情影响中逐步恢复,预计6月起交付速度加快;零跑销量同比增长连续14个月超200%。 我们认为,1)各地相继落地短期汽车消费补贴政策;2)上海疫情好转,产能加速释放;3)汽车下乡政策,托底A00车型;4)高通胀压力下美国讨论取消对华关税;5)原材料价格回落等因素利好新能源车销量表现,我们暂未调低新能源车全年销量预期,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560万辆。 5月乘用车零售135.4万辆,同比-16.9%,较4月同比-35%提高17pct;环比+29.7%,为近6年同期历史最高值。 批发159.1万辆,同比-1.3%,环比+67.8%。 随疫情缓解,长三角地区零部件供应商逐步恢复供货,主机厂有序复工复产,5月汽车供给端迅速复苏。 新能源车零售销量36.0万辆,同比+91.2%,环比+26.9%;批发销量42.1万辆,同比+111.5%,环比+49.8%,环比改善超预期,渗透率达26.5%,同比+14pct。 从车企来看,13家厂商5月新能源车批发量突破万辆,其中比亚迪销量114183辆领跑行业;特斯拉销量32165辆排名第三。 目前国内疫情高点已过,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随中央及地方刺激政策陆续落地,6月汽车市场供需两端将迎进一步改善。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近期中央到地方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密集落地、上海全面复工复产、特斯拉恢复双班制生产,汽车行业基本面有望迅速改善。 2022年4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达29.0%,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特斯拉、新势力的毛利率不断提升,特斯拉国产供应商业绩普遍快速增长;特斯拉浪潮带来整车估值重估,NOA功能重新定义智能汽车引发军备竞赛,硬件堆料,国产替代空间大。 维持汽车行业“推荐”评级。 推荐三条主线:1、特斯拉产业链&零部件:特斯拉生产制造革命—4680CTC+一体化压铸。 推荐拓普集团、银轮股份、双环传动、爱柯迪、旭升股份、华域汽车、三花智控、星宇股份、福耀玻璃、均胜电子,关注新泉股份、文灿股份、华达科技。 2、智能驾驶&汽车电子:新车型普遍预埋L4智能驾驶硬件,军备竞赛,硬件堆料,国产替代迎来历史机遇。 推荐伯特利、保隆科技、科博达、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关注铜峰电子、中科创达。 3、整车:中央到地方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密集落地,上海全面复工复产,汽车行业基本面有望迅速改善。 推荐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宇通客车,关注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吉利汽车。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若持续恶化,将对我国汽车出口造成影响;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及运费持续上涨的风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