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养老金系列报告六:保险公司参与养老金融的现状和未来-220613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养老金系列报告六:保险公司参与养老金融的现状和未来-220613.pdf
大小:159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养老金系列报告六:保险公司参与养老金融的现状和未来-220613

光大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养老金系列报告六:保险公司参与养老金融的现状和未来-220613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养老金系列报告六:保险公司参与养老金融的现状和未来-220613(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养老金系列报告六:保险公司参与养老金融的现状和未来-220613(32页).pdf(3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保险公司已深度参与养老金三支柱建设并成为最重要的参与者。

保险公司已深度参与养老金融市场并提供养老产品及养老产业投资资金:1)保险公司提供养老保险产品,对养老金进行投资管理促进资金保值增值,提高养老三支柱保障能力。

从第一支柱来看,保险公司获批参与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管理市场份额占比近30%;从第二支柱来看,保险公司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主要受托人,在年金市场上占据绝对话语权,头部效应明显。

截至2021年底,养老险公司受托管理资产约1.37万亿元,占全行业73.8%,市场份额较2020年底持平;管理企业个数约8.97万,占全行业92.4%;覆盖职工人数超过1840万,占全行业83%。

从第三支柱来看,保险公司18年率先试点税收递延型养老年金并提供以商业养老年金险为主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2)保险资金充分投资养老领域,为养老产业提供长周期大资金。

截至2020年9月末,已有10家保险公司先后投资47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20个省市区,总床位规模约8.4万张。

同时,以股权投资形式流入养老产业链的保险资金已高达2348亿元。

养老第三支柱政策红利下保险业发展优势与挑战并存。

2022年以来我国第三支柱改革加快,建设方向和具体措施逐渐清晰,第三支柱发展的政策红利有望进一步释放。

保险资管机构长期大类资产投资能力得到市场高度认可,受托投资管理养老体系资金已经成为保险业重要的第三方业务。

随着个人资管产品市场打开,保险资管在养老领域的探索将持续深入。

同时,保险资金投资限制逐渐放宽为保险资管进入养老金领域并充分发挥资产配置优势创造了良好前提条件,产品投资收益有望提升。

养老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功能和资产增值功能在各国间普遍达成共识,成为各国公共养老计划的重要补充。

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改革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第三支柱扩容趋势下,保险业亟待加快产品创新和行业改革来应对多元化竞争主体的冲击。

市场扩容下保险公司服务养老金融需打造三大核心竞争力。

保险公司在保持先发优势下,需要渠道、产品、科技等多维度的转型。

(1)渠道:打造专业化养老保险代理人团队,变革传统营销方式和服务理念;大力发展线上销售渠道,加强自营平台建设并深化与第三方互联网流量平台的合作;(2)产品:规划满足覆盖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养老需求的保险产品,平滑参保人一生的消费波动;探索普惠性更强、覆盖范围更广的养老保险产品,填补目前养老金融市场上对于低收入群体、新经济和灵活就业人群的供给空白;(3)科技:利用科技为传统业务提质增速,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保险科技在增强客户触达和转换效果、改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助力投资管理智慧化等方面的优势。

康养产业将成为保险公司未来发展点。

“保险姓保”的政策指引叠加“人海战术”发展受限,寿险业转型在即,保险公司不再局限于保单销售,而是不断延伸保险服务价值链,打造“保险+服务”生态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此举有利于促进养老市场和保险业的融合发展,既是保险公司的发展契机也是提高我国养老保障水平的重大突破。

预计保险公司将保险本业作为基本立足点的同时,抓住居家养老这一蓝海,关注智慧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

随着产业链进一步协同与行业间信息互联互通,保险业有望收获更多发展机会及长期利润增长空间。

建议关注科技实力强大、内部资金雄厚、年金管理规模领先且经营相对平稳的大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动、利率下行趋势加大、养老产业布局不及预期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