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证券-宏观点评:如何看待5月出口数据的反弹?后继乏力还是韧性犹存?-220613

《国联证券-宏观点评:如何看待5月出口数据的反弹?后继乏力还是韧性犹存?-22061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联证券-宏观点评:如何看待5月出口数据的反弹?后继乏力还是韧性犹存?-220613(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宏观事件: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6.9%(美元计价),大幅超出市场一致预期。 从4、5月份整体分析(考虑到5月出口包含了大量4月的积压产品),出口显得颇有韧性,也引发市场对于未来出口更乐观的预判。 我们认为市场过度乐观了。 俄乌冲突导致的一些原材料产品的暂时性短缺对5月出口构成了支撑,而东南亚复工复产和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导致的中间品、设备出口上升也造成了5月出口数据偏强。 这些因素都很难持续到下半年。 从大量企业反馈订单持续下滑来看,我们继续维持对四季度出口负增长的预测。 事件点评:五月出口反弹超预期,市场对出口预测有所上调5月出口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长大超预期。 出口同比反弹固然与基数效应有关,起主导作用的肯定是4月份一些物资积压的出口。 但是即使把4、5月份放在一起看,数据也仍然显得比较强劲。 一些投资者据此认定出口韧性仍然较强,并对未来出口做出更乐观的展望。 5月反弹可能高估中期出口真实需求我们认为5月的超预期反弹可能还包括了两个不可持续的短期的因素:俄乌冲突导致国际市场钢铁等大宗原材料供给出现了短缺刺激中国出口;微观反馈东南亚等国对中国的中间品以及设备进口很强,可能与相关国家加速复工复产以及承接产业转移有关。 反过来,在疫情之后中国出口增速上升最明显也是占比最大的机电产品出口4-5月季调以后下滑明显;可能反映出中国在全球市场出口份额面临下滑的真实压力。 继续维持四季度出口负增长的预测我们注意到欧盟针对因乌俄冲突导致的钢材短缺已通过全球配额的调整得到有效改善,如果其他一些原材料产品的出口也有类似的现象,原材料类产品的出口高增长可能不会持续到下半年。 此外,中间品、设备出口的短期偏强特别是对东南亚的出口偏强,中期反而可能加速产业转移,对出口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叠加大量企业反馈出口订单仍在持续下行,我们继续维持中国出口增长将在下半年明显回落,四季度出现负增长的预测。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与预期不一致,疫情反复超预期,政策与预期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