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银行业本周聚焦:5月社融总量回升,但中长期需求仍待改善-220612

《国盛证券-银行业本周聚焦:5月社融总量回升,但中长期需求仍待改善-220612(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银行业本周聚焦:5月社融总量回升,但中长期需求仍待改善-220612(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短贷+票据支撑社融信贷总量回升,但中长期需求仍待改善1、总量上:贷款+地方债同比多增,驱动社融增速回升。 5月新增社融2.79万亿元,同比多增8399亿元;新口径下社融增速10.5%,较4月上升0.3pc,剔除政府债券后的社融增速9.1%,较4月上升0.1pc。 其中:1)实体经济贷款新增1.82万亿元,同比多增约3936亿元;2)未贴现银行汇票减少1068亿元,同比多减142亿元;3)企业债券减少108亿元,同比少减约969亿元;4)表外融资方面,信托贷款净减少619亿,委托贷款净减少132亿元,分别同比少减676亿元和276亿元;5)政府债券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81亿元。 财政部强调今年新增专项债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 这明显带动5月新增政府债增长,根据wind数据测算,5月单月新发行专项债6319.62亿,6月以来已新发行5696.95亿,同比多3671.54亿。 年初以来测算新发行专项债规模约2.6万亿,距离全年3.45万亿的预算规模还有空间,预计6月还将继续加速发行,将直接支撑6月社融总量继续高增长。 2、结构上:短贷+票据支撑信贷多增,中长期需求改善仍需等待。 1)居民端中长期贷款延续减少态势。 居民贷款同比少增约3344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多增34亿,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3379亿元。 其中:A、本月居民短贷已经结束了6个月的同比少增,转为多增,在长三角地区疫情管控逐步放松后,随着刺激内需政策不断出台,继续关注居民短贷能否持续改善。 B、中长期方面,房贷“降息”以及各地“因城施策”等刺激政策已经陆续出台,5月百强房企销售数据已经开始环比改善,关注未来房地产销售数据能否实现企稳回升(下半年开始房地产销售数据将逐步从“高基数”进入“低基数”时期)。 2)企业端主要依靠“短贷+票据”发力。 5月企业贷款同比多增7291亿元,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3286亿,票据融资多增5591亿元,而中长期贷款继续同比少增977亿元。 企业贷款主要依靠短期+票据多增,中长期贷款情况环比4月略有改善,但同比仍在少增的趋势中。 5月以来近期“稳增长”政策加速出台,金融机构供给意愿积极,但5月疫情管控仍严,且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需求端仍较弱,5月国股行3个月期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仅1.00%,较4月继续下降62bps,6月以来则继续在1.23%左右较低的位置徘徊,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疫情解封后实体信贷需求恢复的情况仍需持续观察。 稳增长政策:本周继续加码近期各部门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本周银行板块相关重点政策包括:1)加大普惠小微贷款的支持力度:银保监会6月9日召开小微金融工作专题会议,要求聚焦信贷增量供给再发力,2022年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确保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量扩面,国有大型银行要确保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测算同比需增长24.4%。 2)银行业加强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根据6月8日国务院理性政策吹风会,政策支持银行机构不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梳理一批急需资金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名单,予以重点支持。 3)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予以督查激励:2022年支持京沪等地开展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鼓励符合条件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在这些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双创”、绿色公司信用类债券等金融创新产品。 4)加强对新市民有关金融服务:6月10日银保监会对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新市民金融服务效果进行通告,列举银行优化信贷产品、推出专属信贷产品等支持金融服务,如建设银行今年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贷款授信金额超过1150亿元,投放505亿元,支持筹集房源超过40万套(间)。 工商银行深圳分行针对来深创业新市民“短、频、急”的融资需求,优化“经营快贷”产品,向深圳市逾3200名非籍新市民提供近88亿元的创业就业贷款;邮储银行在福建省推出“新市民贷”,跨地域联动提高贷款审批效率,解决新市民贷款难题,目前已累计为734户小微企业授信7.87亿元,贷款6.15亿元。 (具体内容详见正文表格)。 板块观点:当前银行板块估值仅为0.56倍PB,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估值已经充分反映市场各项的担忧,具有较强的安全边际。 5月社融数据中需求结构虽仍弱,但总量增速已实现回升,2022年稳增长的方向确定,基建发力、地产放松、中小企业纾困等政策正不断落地,地方债发行速度、相关项目的推进速度也明显提升。 加之疫情的影响正逐步消退,以上因素均有利于支撑后续实体经济企稳改善的预期。 极低估值+较低的仓位水平(Q1仅4.02%,处于近10年1/3的位置)+优质银行业绩稳定增长,银行板块未来仍有较大的修复空间。 个股推荐:1)自身基本面优异或受益于稳增长发力,业绩较好的弹性中小行:宁波、成都、南京、杭州、常熟银行;2)低估值、稳健增长、具有较强安全边际的大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 3)受益于地产政策放松、疫情稳定后消费复苏的后周期品种:招商银行、平安银行。 定期数据跟踪:权益市场跟踪: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06万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753.65亿元。 2)两融:余额1.53万亿元,较上周增加1.22%。 3)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820.84亿,环比上周增加391.68亿。 6月以来共计发行1007.90亿,同比减少112.74亿。 其中股票型26.89亿,同比减少73.95亿;混合型57.88亿,同比减少692.56亿。 利率市场跟踪:1)同业存单:A、量:根据Wind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5260.2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3824.8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14.08万亿元,相比5月末减少3250.30亿元;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2.27%,环比上周增加4bps;6月至今发行利率为2.27%,较5月增加6bps。 2)票据利率:本周3个月期国有大行+股份行银票转贴现利率为1.19%,环比上周减少16bps;6月平均利率为1.23%,环比5月增加23bps。 3个月期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利率为1.36%,环比上周减少14bps,6月平均利率为1.39%,环比5月增加20bps。 3)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2.76%,环比上周增加1bp。 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专项债949.55亿,环比上周减少177.35亿,年初以来累计发行2.60万亿,2022年全年地方专项债预算为3.65万亿。 风险提示:房企风险集中爆发;疫情超预期扩散,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