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跟踪报告:市场声音面面观,楼市向何处去?-220610

《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跟踪报告:市场声音面面观,楼市向何处去?-220610(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跟踪报告:市场声音面面观,楼市向何处去?-220610(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汇总了来自贝壳、我爱我家、中原、乐有家、365淘房以及中国指数研究院、克尔瑞、亿翰智库等机构,自2022年5月30日到6月8日对市场的预判分析。 我们认为,从市场一线传递的声音来看,从二手到一手,从高线到低线,市场的渐次温和复苏是大概率事件。 高信用和高效率的房地产企业,有望享受较为稳定的开发经营环境,也有望兑现稳健的业绩表现。 而且,这种精准滴灌、力促复苏的政策环境,实际上能避免政策未来反转,有助于好公司延长景气周期。 ▍我们汇总来自贝壳、我爱我家、中原、乐有家、365淘房以及中国指数研究院、克尔瑞、亿翰智库等机构,自2022年5月30日到6月8日对市场的预判分析(均为公开发布信息),以供各位投资者合并参考。 这些机构或者掌握了二手房市场关键的成交数据,或者在新房市场耕耘多年,积累了丰富的预判市场的经验。 为了节约篇幅,我们的原则是,只摘录结论,不摘录论证,只摘录数据和事实,不摘录推断和分析。 ▍市场有复苏迹象,研究机构对二手交易量看法尤其乐观积极。 在5月末6月初,绝大多数城市的交易量略有恢复,但房价跌势并未缓解。 看房人群的增长又好于交易量的恢复。 这当然和政策的累积效应,局部疫情的渐次平息有关。 机构对交易量的乐观程度显然又强于对房价的乐观程度,这可能又和二手挂牌规模较大有关。 目前尚不清楚二手挂牌增长是否是趋势性的,但二手挂牌本身又分为有效挂牌和无效挂牌,其概念和新房推盘有明显区别。 目前尚未出现二手房业主竞相降价的情形。 ▍研究机构对新房的信心明显不如二手房。 对新房市场信心不足,不仅表现为以新房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机构,对后市看法显然不如以二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机构,也表现为新房的去化率仍在很低的位置,推盘量也因此十分低落。 但市场研究机构又没有观察到明显且普遍的竞争性降价迹象(当然在个别城市价格的调整是存在的)。 我们认为,这一方面可能和新房利润空间不大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新房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有关。 尽管历史上每一次市场复苏都是从二手房开始的,但本轮周期新房市场显著弱于二手市场,这或许和全社会次新房供给庞大、新房交付疑云丛生有关。 ▍复苏是可能的,但反转的可能性很低。 绝大多数研究机构关注到了政策的累积效应,尤其是在当地出台组合拳的城市,如杭州、成都等地市场均有上行的表现。 不过,由于政策既希望实现销售的明显复苏,产业链的显著回暖和土地成交的显著恢复,又力求避免出现核心城市的房价明显上涨,因此政策呈现精准调控、缓释滴灌的做法。 我们认为,由于一二线城市政策储备空间仍然巨大,市场复苏是完全可能的(哪怕在疫情影响之下),但因为政策这种边施策边观察市场变化的做法,市场反转、房价大涨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风险因素:一些城市疫情反复的风险;部分三四线城市政策储备空间不足的风险;部分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风险。 ▍凝聚一线智慧,迎接销售转暖。 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在过去一段时间,比较担心政策不足以扭转房地产市场颓势,房地产公司业绩持续滑坡。 我们认为,从市场一线传递的声音来看,从二手到一手,从高线到低线,市场的渐次温和复苏是大概率事件。 高信用和高效率的房地产企业,有望享受较为稳定的开发经营环境,也有望兑现稳健的业绩表现。 而且,这种精准滴灌、力促复苏的政策环境,实际上能避免政策未来反转,有助于好公司延长景气周期。 当前,地产股的估值水平在历史性的低位(例如保利发展当前PE和PB分别在历史十年26.5%、8.4%的分位数水平),我们看好地产蓝筹,推荐保利发展、万科企业、绿城中国、招商蛇口、金地集团、龙湖集团、滨江集团、龙湖集团、华发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