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西证券-航宇科技-688239-外贸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军品需求旺盛订单饱满-220608

上传日期:2022-06-09 11:16:56 / 研报作者:陆洲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华西证券-航宇科技-688239-外贸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军品需求旺盛订单饱满-220608.pdf
大小:66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西证券-航宇科技-688239-外贸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军品需求旺盛订单饱满-220608

华西证券-航宇科技-688239-外贸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军品需求旺盛订单饱满-220608
文本预览:

《华西证券-航宇科技-688239-外贸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军品需求旺盛订单饱满-22060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航宇科技-688239-外贸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军品需求旺盛订单饱满-22060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际航空强劲复苏,公司外贸业务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披露,公司外贸业务已逐渐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今年一季度外销收入约5千万元,同比2019年基本持平。

目前,随着各国政府逐渐放宽与疫情有关的限制,航空业客运量的恢复正在加速。

根据IATA,2022Q1全球国际旅行增长达到了42%,预计全球航空业将在2023年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比其之前的预测早一年。

公司在亚太是唯一一家拿到全球六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的供应商资质的环锻件企业,与GE航空、普惠、赛峰、罗罗、霍尼韦尔、MTU等签订长期协议,覆盖LEAP、GTF、GE9X、XWB等型号发动机。

公司外贸收入约占航空业务的20%。

我们认为,随着国际航空市场加速恢复,商用飞机积压订单释放,公司外贸业务有望延续疫情前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军品下游需求旺盛,业绩爆发订单饱满受益于下游航空航天客户需求旺盛,公司2022Q1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58.24%;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59.58%。

其中,航空锻件收入占到约8成。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1年年末在手订单含税总额12.20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48.8%。

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披露,公司订单以1年内交付为主,将为2022年的生产经营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国产战机发动机已基本实现自主保障,随着新一代军用飞机升级换代放量,航空发动机需求旺盛。

公司是国内环锻件主承制单位之一,全面参与了国内在研、预研型号项目的同步研制,有望长期充分受益;且公司在新型号中份额比老型号较多,业绩弹性较好,成长性突出。

产能扩张节奏顺畅,德阳新厂年内投产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披露,募投项目“航空环锻件智能化产业基地”(德阳工厂)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在今年8-9月份达到可投产状态,运行2年达产。

根据公司官方微信,投产后将形成粗加工生产线、无损检测线、立体智能仓库、NADCAP实验室、航空环锻件研究院等全流程配套体系,将首次实现航空热加工企业运营及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

为满足下游高需求,公司贵阳工厂现有的产能处于高位状态,德阳新厂的投产将有助于解决公司核心锻造的产能问题,满产状态能够释放的产能在10亿元至15亿元之间,公司总产能将实现翻倍。

规模效应带来降本增效,毛利率持续提升公司2021年毛利率提升3.76pcts至32.60%,22Q1毛利率提升1.02pcts至34.68%,主要系规模化效应带来降本增效和产品结构有所变化所致。

锻件具有多品种、多规格、定制化的特征,公司致力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后续德阳新厂投产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产品生产能力,并加强规模效应。

同时,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有助于保障锻件性能和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公司未来毛利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股权激励方案落地,绑定核心员工助力长期发展2022年4月,公司向141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16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的1.14%),并向14名激励对象授予37.1万股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的0.265%),授予价格为25.00元/股。

业绩考核设置目标值和触发值:2022-2024扣非净利润目标值分别为1.61/2.01/2.48亿元,对应2021-2024复合增速为25.97%;触发值分别为1.43/1.75/2.12亿元,对应2021-2024复合增速为19.65%。

预计摊销总费用合计5766.43万元,2022-2025年分别摊销2490.44/2210.28/871.32/194.40万元。

本次激励计划有助于激发团队的积极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核心供应商,主要从事国内军用航空发动机及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机匣及环形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受益于下游军用航空发动机高景气需求,以及国际航空运输市场逐步复苏,公司业务发展前景良好。

公司目前体量较小,成长性突出,考虑到今年新产能释放,下游需求饱满,我们将公司2022-2023年营收预测由13.04/17.82亿元调整至13.11/17.83亿元,EPS由1.47/2.15元调整至1.49/2.20元,预计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13.11/17.83/23.51亿元,归母净利润2.09/3.07/4.20亿元,EPS为1.49/2.20/3.00元,对应2022年6月7日57.84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39/26/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进度不及预期,股权相对分散的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