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宏观经济深度报告:美英企业纾困计划的经验与启示-220608

《中银国际-宏观经济深度报告:美英企业纾困计划的经验与启示-220608(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宏观经济深度报告:美英企业纾困计划的经验与启示-220608(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新冠疫情初期,美国和英国都曾推出一系列企业纾困政策,实现了保市场主体和保就业的效果。 本文拟通过梳理美英两国的相关经验,为中国助企纾困提供政策参考。 疫情持续冲击下的非对称影响,需要结构性政策的定向支持。 具体来看,直达实体的企业纾困政策应有两大侧重点:一是需为市场主体解决流动性和偿付能力问题,二是应以稳就业、稳民生为优先导向。 在疫情初期,美国推出了针对小型企业的薪资保障计划,如果借款企业将PPP贷款60%的资金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即可免还,有效实现了保市场主体和保就业的双重目标。 此外,美联储协同推出了薪资保障计划便利工具为贷款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提高了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针对中型企业,美联储还推出了主街贷款计划,由美国财政部出资作为担保,美联储提供贷款资金。 但最终实施效果不佳,其机制设计没有调动银行参与积极性。 英国在疫情期间推出了就业保障计划,为受困疫情企业支付80%的员工工和保险费用,该计划非常有效地起到了保就业的效果,英国失业率在疫情严重期间并未出现大幅攀升。 另外,英国还针对不同规模企业推出了三项贷款担保计划,由政府提供80%或100%的贷款担保,鼓励银行向实体企业贷款。 作为辅助,英格兰银行推出了针对大型企业的新冠疫情融资工具,解决商业票据的融资问题。 总体来说,三项担保计划及融资工具全面覆盖了各类企业的资金需求。 近期,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的企业纾困政策,起到定向支持和精准滴灌的作用。 财政政策包括加快留抵退税进度,增加退税额度,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等。 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也不断推陈出新,定向支持重点环节和薄弱领域。 但相较而言,现阶段出台的助企纾困措施以流动性支持政策为主,偿付能力支持政策较少。 美英助企纾困的政策对中国提供了以下四点借鉴:一是流动性和偿付能力支持政策双管齐下,全方位保市场主体从而保就业;二是政府部门通过杠杆的腾挪,加大对民间部门的支持力度,保持民间资产负债表的健康;三是设计有效的贷款激励机制,调动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四是强调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提升政策实施效能。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影响超预期,市场主体面临困难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