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城投债务透视(8):湖南篇-220607

《安信证券-城投债务透视(8):湖南篇-220607(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城投债务透视(8):湖南篇-220607(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债务问题的背景。 近年来湖南省的债务问题较受关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区域经济实力和债务压力分化显著。 湖南经济总体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长株潭地区整体较强,其次是环洞庭湖地区和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相对较弱,而省会长沙市的经济实力一枝独秀。 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三类风险较受关注的区域,一是财政实力尚可但债务压力较大,包括湘潭、株洲等,二是债务压力尚可但财政实力偏弱,如娄底、益阳、怀化等,三是债务压力较大且财政实力偏弱,集中于湘西区域,包括湘西州、张家界等。 过去几年,部分债务压力较高的区域出现非标违约舆情。 (2)近年区域内城投平台整合动作频繁。 2018年起湖南开始强调城投平台的整合和转型,湘发?2018?5号文提出压减城投平台数量,各市县通过新设型整合、吸收合并、股权上划等方式进行整合,对统筹防范区域债务风险起到一定效果。 ■湖南省债务问题的五个特征。 (1)城投举债较多,宽口径债务率偏高。 2021年末,湖南省广义债务余额(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融资平台有息负债余额)为3.6万亿,居全国第7位,融资平台有息债务2.2万亿,占广义债务的62.1%,占比居全国第14位。 湖南宽口径债务率(广义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估算)为280.5%,居全国第11位。 (2)债务余额增速的低点为2018年和2021年,政策效应显著。 2014-2021年湖南广义债务规模逐年递增,由1.3万亿增长至3.6万亿,其中2018年和2021年为增速低点。 2018年,27号文推动隐债化解的背景下,湖南通过实施PPP与政府购买服务负面清单管理、清理整合平台公司、建立全口径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等方式控制债务风险。 2021年,城投融资监管趋严,市县城投平台整合继续推进,融资平台有息负债增速明显回落。 (3)区域分化显著,部分地级市债务负担较重。 从财政实力看,长沙市远超其他市州,财政自给率达77.0%,其他市州均在45%以下。 从债务压力看,张家界宽口径负债率最高,达到100%以上,株洲、湘潭等宽口径负债率也明显高于湖南省均值。 (4)部分区域城投债务短期化明显。 娄底市2021年末发债城投短期有息负债占比达到36.6%,在各地级市中最高;其次是湘西和湘潭,短债占比达到30.3%、28.6%。 此外,怀化、永州、益阳短债占比也高于25%(总体平均为19.7%)。 (5)非标融资占比不高但债券融资依赖度较高。 从融资渠道来看,湖南省城投平台整体对于非标融资的依赖度不高,92%的城市非标融资占有息负债的比重在20%以下。 但对于债券融资的依赖度较高,2021年末全省城投平台境内债融资占有息负债余额的比重达到34.2%,株洲、怀化、娄底等达到45%-50%。 此外,部分区域主要借助私募债融资,株洲、衡阳、永州、湘潭城投债余额中,私募债占比接近60%。 ■湖南省债务问题的化解进展。 (1)化解措施。 ①城投平台整合转型。 2018年2月湘发?2018?5号文、2018年5月《关于清理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的通知》,对融资平台的整合和转型提出大纲,要求市级平台控制在3个以内,县级不得超过2个,国家级产业园区不得超过1个。 2021年湖南省预算执行报告继续强调进一步压减平台公司数量,通过注入资金资产资源、合并重组等方式,激发平台公司转型动力。 ②债务风险管控。 2013年以来湖南省政府性债务开始实施分类预警机制,2015年进一步细化债务风险预警等级,实行市县债务风险四级管理。 2018年对黄橙红三类风险区债务提出详细的限制。 ③债务化解。 2020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通过增收节支、盘活资产、债券置换、增信展期等措施,有效化解债务风险。 湖南也提出一些创新化债措施,2020年2月,湖南省财信资产管理公司牵头发起设立的初始规模为100亿元的湖南省债务风险化解基金。 ■化解效果。 2019-2021年湖南城投债净融资分别为916.03亿元、1291.14亿元、1312.46亿元,呈现逐年上涨趋势,较2018年明显改善。 2021年以来湖南城投债平均发行成本维持下行趋势,平均发债期限基本稳定。 从信用利差走势上看,2022年以来湖南城投债信用利差整体波动收窄。 但区域分化仍较明显,湘潭等信用利差处于高位且今年以来仍有所走阔,常德、长沙等今年以来信用利差回落较为明显。 ■风险提示:数据处理偏差,城投监管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