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安证券-通信行业数字未来系列(二):消费级AR赛道持续预热,国内厂商有望在光学环节享受可观价值量-220607

上传日期:2022-06-07 20:52:25 / 研报作者:张天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华安证券-通信行业数字未来系列(二):消费级AR赛道持续预热,国内厂商有望在光学环节享受可观价值量-220607.pdf
大小:175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安证券-通信行业数字未来系列(二):消费级AR赛道持续预热,国内厂商有望在光学环节享受可观价值量-220607

华安证券-通信行业数字未来系列(二):消费级AR赛道持续预热,国内厂商有望在光学环节享受可观价值量-220607
文本预览:

《华安证券-通信行业数字未来系列(二):消费级AR赛道持续预热,国内厂商有望在光学环节享受可观价值量-220607(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通信行业数字未来系列(二):消费级AR赛道持续预热,国内厂商有望在光学环节享受可观价值量-220607(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AR发展一波三折,业内期盼苹果发布新品引领消费级AR热潮。

苹果WWDC2022于6月7日举行,虽未涉及AR产品,但我们认为苹果已在硬件和软件层面为AR的发布打下了充分的基础。

苹果重视AR技术和人才储备,10年来多次收购布局AR技术。

AR设备商业化由谷歌眼镜开启先河,目前微软HoloLens2霸榜2021年全球AR市场。

根据YOLE预测,全球AR出货量将从2021年的103万提升至2026年的4123万台,市场规模有望超200亿美元,中国是AR设备单一最大市场。

随着AR价格门槛下探,消费级AR出货量将在2025年超过行业级。

AR眼镜拆解:芯片、光学、传感是三大模块。

AR眼镜主要分为显示、光学模组、传感器和摄像头、CPU、音频和网络连接等模块,我们可将AR眼镜拆解为芯片、光学、传感三大部分。

芯片是驱动AR产品崛起的核心,SoC主要承担操作系统运行、简单本地渲染和部分网络连接、传感器后端算法,目前主流为高通平台,我们看到AR芯片将向独立和定制化趋势发展。

AR传感技术是人机交互的核心,主要配置包括视觉摄像头、红外摄像头、ToF、Lidar等。

AR眼镜BOM成本中,电子器件、光学显示、其他占比分别为30-40%、30-50%、10-20%。

光学显示部分包括微型显示屏幕、耦合镜片处于产业链重要环节。

光机和波导多种技术路线并存,LCOS+DOE有望成为近期消费级主流。

AR显示屏(光机)重要技术路线为硅基OLED、激光+MEMS、DLP、LCOS以及MicroLED。

根据YOLE统计,目前MEMS占比最高,但MicroLED综合性能指标最优异,有望通过技术成熟成为未来主流。

AR成像部分(耦合器)主要实现微型显示器的投影,并要解决扩瞳问题。

AR成像有传统几何光学和光波导技术路线,其中传统几何光学有棱镜、自由空间、Birdbath等主流方案,虽然色彩还原度高,但FOV小、镜片厚重。

业内预测基于波导的光学模组将成为AR设备的主流,目前波导工艺主要有几何光波导(ROE)、衍射光波导(DOE)、全息光波导(HOE)三种。

ROE色彩还原好、亮度高但制造复杂、良率低;综合性能和成本,我们认为衍射光波导DOE将成为消费级AR光学主流,我们测算全球衍射光波导镜片市场规模2023/2027分别达2.2亿、23.1亿美元。

投资建议苹果有望于2022年底或2023年发布消费级AR眼镜,我们认为AR赛道将持续预热,随着各品牌商技术路线逐渐明确,产业链受益标的将逐步清晰。

1)苹果产业链“按图索骥”。

苹果产业链巨大市场空间给产业链每一个环节参与公司创造了成长为大公司的机会。

YOLE预测2025年全球AR头显出货量突破2000万台,保守估计苹果AR有望创造60亿美金的市场。

参考微软HoloLens系列产业链经验,在苹果初代产品AR产品中,芯片、传感器、显示光机、波导镜片等高价值量环节国产厂商参与度较小,但在整机代工、声学、连接器、结构件、功能件、摄像模组、电池等环节仍具备国际竞争力。

2)国产品牌崛起带动产业链国产替代。

根据IDC统计,2021年中国AR品牌在全球前五中占据三席,份额合计32%。

我们认为AR世代,中国品牌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基于市场规模和工程师红利,全球份额有望达到50%以上。

随着AR市场迅速发展,2025年国产AR品牌对SoC、光机、波导片的国产化拉动或分别达到23亿、39亿、53亿元。

受益标的方面,几何光波导有灵犀光子、理湃光晶、美誉镜界、谷东科技等;衍射光波导方面有至格科技、鲲游光电、驭光科技、珑璟光电、光粒科技等;光机显示屏幕方面有德利普、慧新辰、芯视元等。

3)寻找跨界“黑马”:技术和工艺平台复用。

SoC方面,XR平台与手机IP复用率高,我们认为华为、紫光展锐、翱捷科技等未来有望成为主流玩家。

视频类SoC相关厂商陆续推出XR平台套片打开市场,建议关注瑞芯微、全志科技、炬芯科技、晶晨股份。

几何光波导方面,消费电子、安防、汽车光学类公司具备切入能力,建议关注精密冷加工和镀膜能力俱佳的公司,受益标的包括舜宇光学、联创电子、永新光学、蓝特光学、中光学等。

衍射波导方面,激光光学元件类公司具有部分工艺可复制性,建议关注炬光科技、腾景科技、歌尔股份。

风险提示苹果AR/MR新品发布持续延迟,消费级AR产品价格过高影响普及,AR爆款应用缺乏导致推广缓慢,产业链成本居高不下。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