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质谱仪行业:高精密、广应用,国产替代预期加速-220605

《广发证券-质谱仪行业:高精密、广应用,国产替代预期加速-220605(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发证券-质谱仪行业:高精密、广应用,国产替代预期加速-220605(36页).pdf(3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质谱仪“科学仪器的皇冠”,技术壁垒高筑,应用领域广泛。 质谱仪为称量离子质量的高精尖仪器,因灵敏度高、分析范围广、分析速度快,被誉为“科学仪器的皇冠”。 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高筑,自研自产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特别的,小至微量金属元素、大至蛋白质分子质谱仪均可检测,下游应用广泛且多为生命科学、农业食品等高成长性赛道。 根据Transparency测算,2020年全球质谱仪市场规模为7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百亿美元。 海外龙头垄断仍是常态,但国内厂商发力技术、服务,性价比突出具备国产替代实力。 原理突破难+技术高精特尖+工程化成为阻碍国产仪器发展的三座大山,而技术力不足带来的品牌力弱更是使得国内质谱仪市场常年被海外龙头垄断,2020年进口依赖度仍高达74%。 近年来,国内厂商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从服务和定制化产品切入市场,诸如禾信仪器、谱育科技等国产质谱厂商的部分产品已经达到/超过国际标准,售前售后服务及性价比突出,具备国产替代实力。 政策东风渐起,2025年国内质谱仪市场达248亿元,核心技术企业有望突出重围。 2018年国家统计局将质谱仪纳入“高端装备制造业”行业中,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关键“卡脖子”技术、双循环的重要突破方向。 2021年指导意见出台鼓励国产设备采购、叠加强化进口管理,政策东风助力国产化进程加速。 我们认为伴随国产质谱仪设备产品标准提升以及政策端的压实,质谱仪低渗透率提升是大概率事件,我们测算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可达248亿元,核心技术企业有望突出海外龙头的包围。 关注质谱仪自研及产业化能力突出的企业:禾信仪器、聚光科技、莱伯泰科、皖仪科技等。 (1)禾信仪器:董事长师从飞行时间质谱仪发明人,二十年研发积累造就全国领先技术,技术+服务+性价比具备国产替代实力;新产品赋能医药、食品下游拓展,成长引擎多维发力。 (2)聚光科技:国内分析仪器的龙头企业,加速业务结构调整、聚焦高端仪器;孵化谱育科技专注高端科学仪器研发,谱育2021年净利润同比+122%。 (3)莱伯泰科:实验室分析仪器全面布局、研发基因深厚,历史营收业绩稳健增长;2021年成功推出ICP-MS,为质谱仪领域新亮点。 (4)皖仪科技:短期业绩受研发及销售费用影响,2022年拟定增2亿元投资1000台套高端质谱仪项目,期待后续放量。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高端通用零部件采购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产业化失败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