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盐湖股份-000792-深耕察尔汗,盐湖航母扬帆起航-220605

《太平洋证券-盐湖股份-000792-深耕察尔汗,盐湖航母扬帆起航-220605(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盐湖股份-000792-深耕察尔汗,盐湖航母扬帆起航-220605(42页).pdf(4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钾肥锂盐龙头,中国粮食安全和锂资源自给的压舱石。 盐湖股份为国内氯化钾、碳酸锂龙头企业。 2019年剥离亏损业务以后,公司开始专注钾肥和盐湖提锂。 2021年公司氯化钾产量503万吨,销量约474万吨,国内第一、全球第五,国内钾肥市场占有率达60%。 同时公司不断加码锂盐布局,经过蓝科锂业不断扩产,2021年公司碳酸锂产能3万吨,产量约2.27万吨,销量约1.92万吨。 受益于锂盐和钾肥高价,公司营收、净利润实现高增长。 (1)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47.78亿元,同比增长5.44%;归母净利润44.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58%。 氯化钾业务实现营收108.11亿元,同比增长3.82%,对应单吨成本为732.20元;碳酸锂业务实现营收18.14亿元,同比增长373.59%,单吨成本2.82万元。 (2)2022Q1公司实现营收76.17亿元,同比增长152.5%,归母净利润为34.97亿元,同比增长340.91%,其中碳酸锂的生产成本约为3.06万元/吨。 随着锂、钾价格依旧保持高位,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预计2025年公司碳酸锂产能8.5万吨,氯化锂产能2万吨,合计产能达到10.5万吨。 2021年公司碳酸锂产能为3万吨,公司和比亚迪合建3万吨碳酸锂项目正在进行中试,预计2023年投产。 2022年5月公司计划投资70.8亿元,新建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其中电池级碳酸锂2万吨,氯化锂2万吨,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届时公司的合计产能有望达到10.5万吨。 吸附法愈发成熟,扩产的坚实保障。 国内锂盐湖资源禀赋相比国外较差,主要以高镁锂比型盐湖卤水为主。 但随着国内工艺的不断进步,盐湖提锂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吸附法、膜法、太阳能结晶法、萃取法百花齐放。 盐湖股份攻克了察尔汗超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世界性难题,以“吸附+膜耦合”等关键技术为主体的盐湖提锂技术愈发成熟,为扩产提供坚实的保障。 供需双增,预计全球锂资源保持紧平衡。 供应:得益于锂行业高景气度,全球锂矿、锂盐湖纷纷扩产,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锂产量将达到158万吨。 需求:新能源汽车快速放量,碳中和趋势下可再生能源驱动储能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锂需求将达到160万吨。 2022-2025年全球锂短缺4/1/1/2万吨,处于紧平衡状态。 粮食危机+地缘冲突,氯化钾价格有望长期保持高位。 供应: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钾肥生产占到全球的40%,随着俄乌冲突长期化,全球钾肥运输供应受到严重限制,预计2022年全球钾肥出货量将下降至6000万吨至6500万吨。 需求:全球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开始蔓延,印度、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纷纷实施粮食出口限制。 美国、巴西、欧盟不断加大粮食转化燃料。 粮价短缺和涨价使得各国开始自己生产粮食,带动化肥的需求。 预计2022-2023年全球氯化钾短缺800/700万吨。 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公司将实现营收318.4/323.9/338.8亿元,同比增长115.46%/1.72%/4.61%;归母净利润为149.58/153.57/157.34亿元,同比增长234%/2.67%/2.45%,对应EPS为2.75/2.83/2.90元/股,对应PE为11.05/10.76/10.50倍。 当前国内的锂企业的2023估值在7-25倍区间,考虑到公司为国内钾肥、锂盐龙头,给予2023年12-16倍估值区间,对应股价区间为33.96-45.28元/股。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不及预期,锂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