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再谈低位平衡市:虽踏遍青山,但壮心不已-220605

《安信证券-再谈低位平衡市:虽踏遍青山,但壮心不已-220605(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再谈低位平衡市:虽踏遍青山,但壮心不已-220605(32页).pdf(3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A股震荡上行,上证综指临近3200点整数关口,也非常接近我们提出“低位平衡市”的上限。 事实上,此前市场一直将上证综指3200点作为上海疫情爆发前(3月15日)的对标水平,认为只有国内恢复至315日之前的状态,市场才有可能回升到3200点。 因此,当前市场最关注的是:当前指数是否会进一步突破向上形成反转。 目前对于稳增长交易逻辑是具备持续性的,我们发现市场认知范围从前期的基建房地产拉动转向耐用品消费汽车拉动,“复苏预期”的交易特征比较明显。 此前,我们谈到市场对于“复苏预期”交易的探讨,并提出:如果复苏的侧重点和落脚点在于投资和基建拉动,就是金融和周期占优;如果复苏的侧重点和落脚点是在于消费和中小企业,则消费和成长占优。 对于稳增长的市场认知:从前期的(去年12月-今年2月)老基建,到3月的房地产,再到5月至今的汽车,体现出我们此前的观察:随着稳增长政策推动,从开始的投资和基建拉动,转向提振消费,尤其是耐用品消费汽车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措施。 就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显然市场对于“复苏预期”扩散至中下游比较乐观。 但客观而言,权益市场的这种认知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偏向下行)体现出来的信号是偏早的。 对于本轮中小盘(成长)行情,抑或是目前科创板的亮眼表现,我们认为在政策博弈行情的后期,随着稳增长政策的不断加码,经济基本面形成“不能更差”的市场预期。 虽然基本面盈利预期的反转还有待时日,但市场对于分子端的负面冲击钝化,基本面的验证期会被容许拉长,会促导短期市场对于国内基本面仍然孱弱选择轻视,使得基于流动性逻辑的配置获得一定持续性。 作为验证,我们复盘宏观背景较为相似的2012年和2018年,同样是在稳增长压力下,面对内外部因素联合扰动的政策博弈行情。 在2012年和2018年两轮大跌的底部区域,即政策博弈期,我们都可以发现在政策博弈后期的中小盘成长行情,分别发生在2012年8月-9月,2018年10月-11月,持续时间通常有1-2个月左右。 历史上看,中小盘成长占优行情是否能持续,政策博弈后期核心是看“稳增长兑现”或者“复苏预期”是否能兑现。 如果兑现不了,在基本面数据验证(验伪)后大概率结束。 如果确认复苏,核心是要关注流动性能否持续保持宽松以及中小盘相对大盘股的盈利增速差能否走阔。 可以跟踪的同步指标是代表市场情绪和宏观景气度的产业债信用利差。 对于市场反转,当前处于低位平衡市,期待二季度“或跃在渊”。 我们一直认为国内基本面分子端盈利预期拐点是市场反转的首要核心信号。 对于市场,可以较为明确的一点是大多数投资者逐渐走出大跌思维,进入大跌之后的震荡思维,当然反转还需等待更为明确的右侧信号。 在与市场交流的过程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是房地产微观数据的验证,而目前销售数据仍处于低迷状态。 对于外部因素,面对6月15日美联储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A股仍将“以内为主”,负面冲击将较此前明显减弱。 总结来说,对于当前四大主线“稳增长、高景气、疫后修复、全球通胀”,我们建议心向光明,更倾向于未来行情演绎依然遵循“稳增长兑现,高景气转机”的交易逻辑。 需要提醒的是,随着稳增长政策推动,提振消费,尤其是耐用品消费,例如汽车会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措施。 行业配置建议:汽车、区域性银行、光伏、军工、煤炭、食饮、化工、基建等。 ■风险提示:疫情传播超预期、政策不及预期,中美关系再度恶化,海外货币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