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震安科技-300767-定增预案落地+逆市扩张产能,充分彰显公司信心-220605

《东吴证券-震安科技-300767-定增预案落地+逆市扩张产能,充分彰显公司信心-22060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震安科技-300767-定增预案落地+逆市扩张产能,充分彰显公司信心-220605(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以简易程序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2.50亿元,用于扩张产能、研发中心、营销网络和补充流动资金。 地震灾害频发催化行业发展,公司逆市扩张充分彰显信心。 今年以来,我国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288次,其中3.0到3.9级207次,4.0到4.9级59次,5.0到5.9级17次,6.0级到6.9级5次,7.0级以上0次,地震灾害频发。 公司拟以简易程序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2.50亿元,用于扩张产能(年产10万套智能阻尼器、1.5万套核电站用液压阻尼器及2.5万套配件项目(一期))、研发中心、营销网络和补充流动资金,逆市扩张充分彰显对于行业和公司发展的信心。 减隔震行业是具备10倍以上市场空间的朝阳产业。 由于:1)地震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大;2)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3)相比传统抗震技术和产品,减隔震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近年来减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是朝阳产业。 标志性政策《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落地后,行业从量变发展到质变,强制性要求政策覆盖的区域大大扩容,且云南省的减隔震范式逐步向全国范围内推广。 根据我们的测算,到2025年减隔震行业的市场空间达到236.05亿元,相比2021年提升10倍以上;中期来看,保守估计到2030年市场空间超过千亿。 标准制定+技术引领+产能扩张+供应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龙头地位较为显著。 1)标准制定和引导者:公司凭借行业领先地位推动了多项地方及国家标准的制定,且自己生产的产品标准高于国家标准,随着隔震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隔震产品的国家标准预期会进一步提高,公司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 2)行业开创和引领者:公司高管周福霖院士是减隔震行业泰斗,为推动我国减隔震行业发展作出贡献,公司下设的周福霖院士工作站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较高的产品制造工艺水平,近二年来公司研发人员占比均在15%以上,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 3)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由于减隔震行业产品非标化+服务定制化,设计和施工单位缺乏专业人才,因此对生产商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具备行业稀缺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能力。 4)云南经验全国推广:云南由于其地理原因,是我国减隔震行业技术和标准的发源地,公司起家云南、深耕云南,具有独特区位优势,且随着政策的落地和行业的推广,正在讲云南的案例和经验向全国范围内推广。 5)订单饱满:公司IPO和转债募投项目投产后将新增减隔震制品产能合计11万套/年;截至2022年4月25日,公司主要在手订单及意向订单金额合计9.46亿元(含税),是2021年公司收入的141.07%,饱满产能和订单为业绩高增长提供充足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EPS分别为0.81、1.56、2.66元,对应PE分别为72、38、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减隔震行业渗透率不达预期、疫情冲击下经营风险加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