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13期:稳增长举措进入加速落地阶段,美联储政策态度边际缓和-220531

《国海证券-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13期:稳增长举措进入加速落地阶段,美联储政策态度边际缓和-220531(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13期:稳增长举措进入加速落地阶段,美联储政策态度边际缓和-220531(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国内政策中央连续释放明确保经济信号,稳增长举措进入密集落地阶段。 受疫情反复导致经济局部性、阵发性停摆影响,4月经济数据全面回落,稳增长压力进一步抬升。 近两周,国务院多次释放明确保经济信号,稳增长举措进入密集落地阶段。 其一,中央带头部署全方位稳增长措施。 5月23日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能源安全及稳就业六个方面33项稳增长举措,相较于此前已出台的系列措施,本次加大了金融和财政政策力度,并在部分困难行业及地区进行下沉式部署。 其二,稳增长举措进入落地及验收阶段。 5月25日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央明确“稳经济一揽子政策5月底前都要出台实施细则”、“各地在助企纾困上政策能出尽出”,表明稳增长政策将加速落地。 此外,26日起国务院向12个省派出督查组,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专项督查,表明当前稳增长举措已进入加速落地及验收阶段。 金融财政举措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及财政留抵退税力度加大。 近两周国务院在宏观政策方面进行调整部署,货币政策方面,明确今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并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 5月26日央行发布《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提及利用降准、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更快推动复工复产。 财政政策方面,退税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 此外,5月25日财政部出台《关于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支持纾困发展的通知》,提及重点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从6个方面部署了多项举措。 近期扩大内需主要聚焦地产和基建投资两个方面。 地产层面来看,5月中旬以来中央带头部署稳地产政策,央行在国务院部署下下调首套住房贷款利率20BP,随后央行单边下调5年期LPR15基点;基建层面,作为本轮稳增长的首要抓手,政策对基建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近期工信部强调要加快信息通信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扩大金融支持水利基建信贷规模。 同时针对基建领域存量资产提出要有效盘活,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消费层面,考虑到长三角疫情对汽车行业造成较大冲击,近期针对汽车消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延期商用货车贷款还本付息等。 海外之声近期美联储各票委政策态度边际缓和,美联储很可能将继续在六月、七月维持目前的加息节奏,不再提及75BP加息的选项。 欧洲央行首次释放紧缩货币政策的信号,预计七月份的会议上将会考虑加息。 日本央行仍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国方面,美联储官员一致认为美国经济表现良好,失业率的降低和劳动力市场景气向上的势头均印证了这一观点,降低通胀仍旧是首要解决目标。 政策方面,多数官员认为六月、七月保持加息50BP是合意的,9万亿的缩表计划将在六月份实施,这对改善通胀将起到辅助作用,“鹰王”布拉德一改激进的常态,多次表示支持美联储目前的加息计划,认为滞涨现象并不会在美国发生。 灵活多变是近期美联储各主席强调的重点,多个联储主席声称美联储应采用相机决策的模式,结合实体经济状况来灵活的实施货币政策,美联储的加息计划有望在九月份边际放缓。 欧洲方面,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公开表示供给冲击导致持续低迷的欧元汇率是目前高通胀的原因之一,欧洲央行预计将在七月份的利率决策会议上实施收紧的货币政策,利率有望升至零或略高于零。 日本方面,尽管一季度数据表明通胀率在过去七年中首次超出2%的目标值,日本央行仍坚持目前的宽松货币政策,短期利率将维持在-0.1%,10年国债收益率在0%左右。 在俄乌冲突和全球通胀的背景下,海外主流机构普遍看衰世界经济,部分机构认为美国经济存在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全球经济方面,IMF、摩根士丹利等组织和机构普遍持悲观态度,认为在地缘政治的催化下,全球经济正逐步由一体化走向多极化,这将给全球供应链带来消极影响。 美国经济方面,主流机构对美国经济是否将走向衰退一事呈分歧态度。 花旗认为美国衰退概率取决于后续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强劲的经济、就业和消费数据或帮助美国避开衰退。 高盛、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等机构预测未来一到两年内存在经济温和衰退的概率,但在美联储激进的政策下也存在“颠簸着陆”的可能性。 富国银行和桥水的预测最为悲观,前者认为美国经济衰退难以避免,在后者看来,目前市场仍然比较乐观,高企的通货膨胀和放缓的经济增长将成为未来趋势。 通胀方面,海外主流机构认为目前美国承受的通胀压力巨大,且当前货币政策未能使得通胀指数收窄至预期区间内,在美联储仍将防控通胀作为首要目标的前提下,这将增加美国经济的下行压力。 美联储政策方面,美国银行预测随着美联储在明年5月前将利率上调至3.4%,美国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预计到202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将降至0.4%。 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海外多数机构对美股持悲观预测,认为熊市尚未结束。 受悲观的投资情绪影响,投资者所持现金水平处于高位。 股市方面,摩根士丹利预测当股票风险溢价(ERP)达3.4%、市盈率降至14-15倍时,市场将触底反弹。 富国银行延续之前的悲观预测,将标普500指数年终目标下调300点。 此外,富国银行认为标普500指数在圣诞节前将位于4200-4400区间。 资产配置方面,根据美国银行5月调查结果,全球股市表现黯淡背景下,央行“转鹰”是最大尾部风险,其次是全球经济衰退,而对滞胀的担忧则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 投资者所持现金水平创近二十年来新高,表明当下投资情绪比较悲观。 除现金资产外,目前投资者看涨大宗商品、医疗保健和必需消费品。 而高盛集团则建议衰退前配置防御型和优质型股票,衰退期间持有能源、日用消费品、医疗保健等行业板块将获得优于大盘的收益。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复、政策不及预期、外部市场政策超预期、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经济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