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以守代攻?货币、短债基金高歌猛进-220530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以守代攻?货币、短债基金高歌猛进-220530(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以守代攻?货币、短债基金高歌猛进-220530(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1月14日,为完善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监管,证监会发布《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在新规监管要求更加严格的背景下,货币基金规模却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无独有偶,同样期限较短、流动性较好的短债基金也成为市场新宠,背后原因为何?后续将如何发展?本文将进行详细探究。 ▍货币和短债基金规模超预期增长,机构投资者是重要推手。 截至2022年5月27日,货币基金规模达到10.05万亿份,较2021年底增长6.33%,短债基金规模也在一季度末达到5641亿份,较2021年底增长20.33%。 截至2021年末,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机构投资者占比分别为38.97%和48.41%,但在2022年一季度,两者机构投资者净申购比例分别达到57.42%和64.41%,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于货币和短债基金规模的大幅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权益市场大幅波动,机构、个人均偏向防守。 2022年受到权益市场震荡影响,固收+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净值均遭遇了大幅回撤,机构投资者或选择暂时赎回相关产品,买入货币和短债基金,以防守姿态静待权益市场回暖。 2019到2021的三年小牛市使得公募基金规模取得了较大的增长,个人投资者数量也大幅增加,但个人投资者很难接受净值的大幅回撤,因此在市场表现不佳时大量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可能从含权益类资产比例较高的产品撤出,流向货币基金等产品。 ▍利率走势震荡,固收投资者多看少动,暂时避险。 俄乌危机短期内无平息的迹象,料将继续维持冲突态势,美联储加息缩表进程持续推进,我国防疫压力仍存。 虽然中央层面频频开会稳定市场预期,但短期内不确定性仍较大,利率走势偏震荡。 在此情况下,固收资产投资者会谨慎加久期,截至2022年5月20日,短债基金久期相比2021年底下降0.02年。 而10年国债收益率持续在2.8%左右震荡,因此固收资产投资者在策略上选择多看少动,暂时进入类活期的货币和短债基金避险。 ▍存款利率改革后收益或进一步降低,部分资金转向货币和短债基金。 稳增长是2022年主基调,银行资产端宽信用推进需要持续降低负债端成本。 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这一机制的建立,可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也有利于央行适度引导存款利率下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存款利率降低或导致其抽离相关资金,转移到收益更高、同时安全性相对更好的货币和短债基金,助推两者规模增长。 ▍短期内货币和短债基金或将维持增长态势。 目前权益市场小幅回暖,公募基金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反弹,但长期趋势仍待观察,同时,在市场有所反弹时可能会引发部分投资者的新一轮赎回,或将支撑货币和短债基金规模增长;疫情频繁扰动下部分人群收入不确定性上升,或将带动整个社会层面风险偏好下行,而安全性好、流动性强的货币和短债基金仍是资金最佳避风港。 ▍长期增速或将放缓,甚至有所回落。 长期来看,疫情扰动将逐渐较少,稳增长政策逐步发力之下,权益市场终将复苏,相较于收益率较低的货币基金,届时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或将部分资金投向相关权益类和固收+产品;现金理财整改完毕后,仍将是货币基金最大的竞争对手,或将导致货币基金规模增速有所回落;截至2022年5月27日,12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已经达到710亿份,近期仍将有11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集中发行募资,长期或将对货币基金规模造成一定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