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周度报告:金属新材料及资源企业均迎来估值修复机遇-220529

《信达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周度报告:金属新材料及资源企业均迎来估值修复机遇-220529(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周度报告:金属新材料及资源企业均迎来估值修复机遇-220529(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金属新材料企业普遍迎来估值修复机遇。 美国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为4.9%,与预期一致,前值5.2%,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通胀指标开始降温,市场预期未来继续下降,市场出现9月份美联储暂停加息以及美债收益率见顶的预期,未来成长性良好的金属新材料企业普遍迎来估值修复机遇。 在电动智能化即将进入加速发展期的大背景下,锂电、光伏等领域长期稳定高速发展将驱动上游相关的金属新材料企业高速成长。 建议重点关注成长性好、行业格局相对稳定、业绩确定性高的新材料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铝锭库存续降3万吨;华东复工带来消费回补支撑铜价。 SHFE铝价跌0.8%至20710元/吨。 据wind数据,铝锭库存下降3万吨至91.3万吨。 据百川盈孚,本周铝棒及铝板带箔开工率分别上升0.55、0.11个pct至45.49%、35.95%,下游开工率继续回升。 当前电解铝已复产产能为230万吨/年,本周无新增复产产能,待复产产能集中在甘肃、广西地区。 伴随华东疫情缓解叠加消费旺季来临,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逐步回升,需求缓和支撑铝价,叠加原料端印尼铝土矿出口政策扰动及海运费仍维持高位,5月进口铝土矿均价较4月上升8%至403元/吨。 需求恢复叠加成本端支撑,铝价上行趋势仍有支撑。 SHFE铜价涨0.3%至72040元/吨。 LME+SHFE库存下降3.2万吨至24.8万吨。 当前美联储继续坚持多次加息叠加高通胀带来的经济衰退预期渐强,宏观面对铜价仍有扰动;国内政策端积极发力,华东复工带来消费回补预期,需求端仍对铜价形成支撑,预计短期铜价仍维持震荡上行。 锂矿价格稳步上涨,锂盐价格将企稳反弹。 本周无锡盘碳酸锂价格上涨2.8%至46.05万元/吨,百川工碳价格上涨0.6%至45.50万元/吨,锂辉石价格上涨11.5%至4850美元/吨,电碳和氢氧化锂分别维持47.64、49.09万元/吨。 本周碳酸锂开工率环比提升4.26pct至56.49%,产量提升4.27%至5443吨,工碳受氢氧化锂行情坚挺、苛化需求增加影响价格有所上行,库存开始去化。 氢氧化锂开工率提升5.23pct至50.89%,产量提升5.22%至4331吨,下游高镍材料厂开工略有恢复或将支撑氢氧化锂价格。 全球新能源汽车4月销量为54.27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下降38%,主要是受中国疫情影响所致。 目前在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后,5月22日、23日,湖北省、山东省等相继出台“鼓励汽车消费”政策,其中包括以旧换新优惠、购车发补贴、发消费券、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多种手段。 随着疫情好转和一系列补贴措施的出台,我们预计新能源汽车将逐渐走出4月份产销疲软的困局。 另外本周Pilbara拍卖以5955美元/吨价格落定,较4月份拍卖价5650美元/吨上涨5.4%,对应碳酸锂成本约42万元/吨,进一步推升锂盐成本支撑位。 5、6月份新能源车产销逐步恢复,三季度进入旺季,但二、三季度逐步投产的锂资源项目在产能爬坡以及海运期影响下存在供应滞后,叠加产业链补库需求,预计三季度锂供应仍然紧缺,锂价有望稳步回升,为板块估值修复提供支撑。 轻稀土价格上行,重稀土价格微降。 氧化镨钕价格上涨2.15%至95万元/吨,氧化铽价格下跌0.34%至1455元/吨。 目前废料价格高位,成本倒挂导致氧化镨钕供应减少,但下游磁材厂与氧化镨钕价格不对锁,接盘意向偏低,仅仅维持长单刚需跟进为主,预计短期内轻稀土上下游僵持局面继续。 重稀土受赣州地区离子矿开采消息影响,贸易商出货意向增加导致市场弱势运行,成交氛围偏淡。 美国经济逐步降速,支撑贵金属上行趋势。 SHFE黄金涨0.98%至401.2元/g,SHFE白银涨2.2%至4825元/kg;美十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下降12pct至0.11%;SPDR黄金持仓上升6吨至1069吨,SLV白银持仓下降100吨至1.74万吨。 美国4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增速下降0.4pct,叠加美国成屋销售及NAHB指数持续下滑,显示美国经济疲软,增长动能不足。 周中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披露,美联储再次强调未来多次加息50bp,符合市场预期。 考虑当前美国经济逐步降速,过快过强加息或将降低企业投资热情,供应端引发的通胀或将难以缓解,而美国经济疲软也将进一步加深滞涨甚至经济衰退风险,贵金属上行趋势仍有支撑,但短期仍需警惕美联储加息节奏。 投资建议: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重视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历史性投资机遇,重点关注强需求弱供给格局的新能源金属和受益于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的金属新材料。 长期低资本开支导致的金属资源端供给强约束,将支撑未来几年有色金属价格高位运行,金属资源企业迎来价值重估的投资机会;金属新材料企业受益电动智能化加速发展,目前迎来超跌后的布局窗口。 锂建议关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中矿资源、盛新锂能、永兴材料等;新材料建议关注铂科新材、立中集团、豪美新材、和胜股份、石英股份、博威合金等;钛建议关注宝钛股份、安宁股份、西部材料等;贵金属建议关注贵研铂业、赤峰黄金、银泰黄金等;工业金属建议关注云铝股份、神火股份、西部矿业、紫金矿业、索通发展等。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超预期下滑、供给端约束政策出现转向、国内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美国超预期收紧流动性;金属价格大幅下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