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酒类行业周报2022年第14期:端午动销望迎压力测试,Q3更为关键-220529.pdf
大小:50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酒类行业周报2022年第14期:端午动销望迎压力测试,Q3更为关键-220529

中信证券-酒类行业周报2022年第14期:端午动销望迎压力测试,Q3更为关键-22052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酒类行业周报2022年第14期:端午动销望迎压力测试,Q3更为关键-220529(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酒类行业周报2022年第14期:端午动销望迎压力测试,Q3更为关键-220529(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白酒行业已进入端午节前的渠道打款和备货关键阶段,预计端午动销环比五一有一定改善,但同比仍将承压。

总体而言,端午假期销售全年占比不高,三季度动销表现更具趋势意义,一季度开门红已为全年奠定了平稳基础,短期酒企基本面实现平稳增长仍较明确。

建议中短期继续关注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情况;长期看,行业估值已进入合理区间,可把握配置时点。

白酒:短期基于大的宏观环境,考虑到基本面稳健性、抗周期性和定价权优势,建议首要配置高端: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地产酒及次高端酒:建议关注边际变化,推荐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古井贡酒等。

啤酒虽受存疫情波动的不确定性影响,但偏阶段性;在目前成本压力可控背景下,龙头望有效对冲,关注疫情复苏投资机会的带动。

▍白酒:端午动销望迎压力测试,三季度趋势更关键。

本周中信白酒行业指数下跌1.72%,跑输万得全A指数1.1pcts,随疫情管控时间拉长、经济压力增大,市场对白酒终端动销担忧上升。

目前白酒行业已进入端午节前渠道打款、备货关键阶段,预计2022端午动销表现环比五一有一定改善,但同比预计仍然承压。

但总体而言,端午假期销售全年占比不高,三季度表现更具趋势意义,一季度开门红已为全年奠定了平稳基础,短期酒企基本面实现平稳增长仍较明确。

我们认为随疫情逐步取得有效控制、消费场景逐步恢复,白酒动销有望持续改善。

中短期继续关注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执行情况;放长看,我们认为稳增长政策方向下,白酒作为消费景气的代表性赛道,具备韧性。

目前行业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从1-2年维度看,配置价值明确。

短期基于大的宏观环境潜在影响,考虑到基本面稳健性、抗周期性和定价权优势,维持建议,首要配置高端: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

地产酒及次高端酒建议关注边际变化。

▍啤酒:疫情仍是主要考量因素,行业正在边际改善。

本周中信啤酒行业指数下跌0.58%,表现略弱于万得全A指数(-0.61%)。

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中向好,我们判断目前全国整体餐饮开店情况较2022年4月初持续改善(2022年4月全国餐饮开店率约80%),叠加经销商信心恢复,龙头公司5月整体增长有所恢复。

展望2022Q2,疫情影响有所好转但仍存在,我们对啤酒销量持谨慎乐观态度。

成本压力下,预计吨价提升保持强劲势头,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本行业重点信息动态跟踪:本周散/箱茅批价约3005/2735元、环比基本持平,箱茅和散茅均已较5月初上涨接近200元,箱茅批价已经重回3000元。

预计主要系:①5月开始疫情管控稳中向好,开瓶需求增加;②5月茅台到货节奏较慢;③i茅台未上线普飞等原因。

珍品、生肖茅台(虎年)、精品、陈年酒等价格本周较为平稳。

普五批价980元左右,国窖批价915元,环比基本持平。

贵州茅台:联手蒙牛推出预包装冰淇淋,跨界创新营销推动品牌年轻化。

茅台与蒙牛合作推出三款预包装冰淇淋产品,青梅煮酒、香草、经典原味分别定价59元/66元/66元每盒,5月29日线上线下同时发售。

我们认为公司跨界新品对于业绩贡献幅度有限,更多是一种品牌营销的创新,通过年轻化、时尚化的产品创新营销有利于品牌年轻化,吸引和培育年轻一代品牌消费群体。

▍风险因素:稳增长相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消费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问题。

▍投资建议:白酒行业已进入端午节前的渠道打款和备货关键阶段,目前预计端午动销表现环比五一有一定改善,但同比或仍承压。

未来伴随消费场景恢复,预计动销将持续改善。

总体而言,端午假期销售全年占比不高,三季度表现更具趋势意义,一季度开门红已为全年奠定了平稳基础,短期酒企基本面实现平稳增长仍较明确。

建议中短期继续关注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情况;长期看,行业估值已进入合理区间,可把握配置时点。

白酒:短期基于大的宏观环境,考虑到基本面稳健性、抗周期性和定价权优势,建议首要配置高端: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地产酒及次高端酒:建议关注边际变化,推荐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古井贡酒等。

啤酒虽存局部疫情加重的潜在负面冲击,但偏阶段性,同时成本压力或可有效对冲,建议关注疫情复苏主线投资机会的带动。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