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制造行业复工复产系列专题:从数据维度看复工复产(一)-220526

《中信证券-制造行业复工复产系列专题:从数据维度看复工复产(一)-220526(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制造行业复工复产系列专题:从数据维度看复工复产(一)-220526(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从工业制造端定量角度看,本轮奥密克戎疫情的影响以大城市集中传播为主,深圳、长春、上海等城市先后经历疫情并封控,目前已陆续恢复正常。 对比武汉疫情最高峰可能受影响工业GDP占全国比重为87%,本轮受影响占比大概在67%。 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显示,疫情主要影响新订单、在手订单和供货商配送时间,物流是恢复的关键。 高频物流数据显示,疫情冲击最严重时期大约为40%的冲击,目前供应链已持续稳定恢复一个月以上。 疫情影响的省市主要在长三角、东北辽中南工业区及京津冀工业区或周边,汽车产业受影响较大。 此外,受影响地区产量占全国比重大于40%的制造产业分别还有:船舶(占全国73%以上)、机床(61%以上)、挖掘机(56%以上)、摩托车(53%以上)、集成电路(51%以上)、电动工具(44%以上)、变压器(41%以上)。 ▍疫情冲击最悲观时点已过,复工复产缓慢推进。 从感染病例、波及范围及封控受影响的地区的制造产值来看,本轮疫情最悲观的时点已过。 从工业端的影响定量看,疫情的影响从2021年末开始,以大城市集中传播为主,深圳、长春、上海等城市先后经历疫情并封控,目前已陆续恢复正常。 2019年我国工业GDP为31.2万亿元,武汉疫情最高峰时期可能受影响工业GDP占比为87%,本轮受影响工业GDP占比大概在67%。 ▍生产端,对比2020年武汉疫情,受损程度较小,物流恢复是关键。 从生产端最重要的发电用电量来看,全国目前约为正常情况的80%,缓慢筑底回升,对比武汉疫情,最低点为正常情况60%。 景气指数显示,本轮冲击明显弱于武汉疫情,主要影响新订单、在手订单和供货商配送时间,物流是恢复的关键。 高频物流数据显示,疫情冲击最严重时期的物流冲击大约为全国整体下行40%,目前供应链已持续稳定恢复一个月以上。 不同程度的封控政策对公共交通影响不同,深圳及本轮上海疫情外溢城市苏州的公交已恢复,上海处于缓慢解封阶段。 ▍分地区看,疫情影响的主要省市主要在长三角、东北辽中南工业区及京津冀工业区或周边,珠三角受影响较小。 本轮疫情影响范围正处于我国传统的发达地区,也是工业较密集地区。 高频数据看,东北受损严重但已开始恢复,华北受损微弱,华东受冲击较大,恢复缓慢,上海进入5月后复工加快。 我们通过地区产业结构进行判断,疫情主要影响的地区多为汽车生产基地,最严重的7个省市与汽车相关生产累计占全国比重60%以上,发动机占全国比重的45%以上,汽车产业占比较大。 此外,受影响地区产量占全国比重大于40%的制造产业分别还有:船舶(占全国73%以上)、机床(占全国61%以上)、挖掘机(占全国56%以上)、摩托车(占全国53%以上)、集成电路(占全国51%以上)、电动工具(占全国44%以上)、变压器(占全国41%以上)、洗衣机(占全国41%以上)、仪器仪表(占全国40%以上)等。 ▍产业链看,汽车整个产业链受影响较大,工程机械和动车等影响也较大,新能源相关制造受损较小。 从产业链角度,疫情影响地区内汽车产业链是受拖累较严重的,产量占比较高的工程机械(江苏),动车相关(吉林)受影响也较大,同样占比较高的船舶产业,虽然主要生产地在疫区,但因生产特殊性,受影响较小。 自动化设备等尽管需求不弱,但受局部疫情影响下降明显,4月产量环比下降26.6%和19.0%。 能源设备中,传统发电设备受影响大,因上海为主要产区,新能源等反而与疫情关系较小,锂电池有所下降,但光伏等产业链影响不大。 电子等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虽然受到冲击,但因生产特殊性相对其他制造业所受影响较小。 ▍风险因素:奥密克戎毒株国内传播超预期;美联储量化宽松收缩引发全球系统性风险;俄乌局势加剧影响全球供应链:抗疫纾困政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