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小鹏汽车~W-9868.HK-一季报点评:经营提效以应对成本上涨及疫情影响-220524

《海通国际-小鹏汽车~W-9868.HK-一季报点评:经营提效以应对成本上涨及疫情影响-220524(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国际-小鹏汽车~W-9868.HK-一季报点评:经营提效以应对成本上涨及疫情影响-220524(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小鹏汽车发布一季报。 公司1Q22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152.6%;毛利9.1亿元,同比增长176.1%,毛利率环比增长0.2pct至12.2%;净亏损17亿元,环比扩张32.1%。 成本上涨,经营提效应对业绩压力。 公司1Q22交付量达34561辆,同比增长159.1%,环比下滑16.7%,主要受春节期间肇庆工厂技术改造升级影响。 分车型看,G3、P7、P5占比分别为13%、56%、30%,得益于低价车型G3销售占比下滑,整体ASP环比小幅上升。 成本端来看,以电池为主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一季度汽车销售毛利率环比下滑0.5pct至10.4%。 费用端看,一季度销售、管理及一般费用16.4亿元,费用率环比继续降低,达22%。 积极应对芯片、电池供应链短缺。 三月份上海地区疫情加剧了长三角地区供应链紧缺,导致整车生产大幅受限。 除积极备货以外,小鹏自建嵌入式系统硬件和底层软件团队提高了公司对紧缺芯片的快速验证和切换能力,从而有效响应芯片保供需求;电池供应方面,在2Q22公司基本完成电池供应多元化布局,着力实现保供、降本。 随本波疫情逐步缓解,小鹏已于5月中旬恢复肇庆工厂双班生产,加速满足交付需求。 根据公司指引,预计2Q22交付3.1-3.4万辆,营收68-75亿人民币。 涨价影响基本消化,三季度毛利有望改善。 3月21日起,小鹏汽车全线产品提价1-2万元以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 排除上海疫情封控地区,5月订单量基本恢复到涨价前水平。 根据目前生产计划,涨价后订单预计于六月下旬至七月开启交付,考虑到目前锂电价格开始小幅下行,我们认为三季度汽车销售毛利有望改善。 新车型拓展产品矩阵,480kW超充年底部署。 小鹏中大型SUVG9计划三季度上市,四季度开启交付,搭载新一代智能驾驶平台和800v高压快充;2023年将推出面向C级车和B级车的2个新平台,分别推出一款新车型,实现15-40万元价格区间全面覆盖。 随G9上市交付,公司也计划于四季度开始加速480kW超充站建设,提高用户补能体验。 随产品电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和产品矩阵继续完善,小鹏有望加速高端市场渗透并实现毛利的结构性改善,实现中长期25%毛利率目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2Q22疫情导致整车生产受限,我们下调公司全年交付量预测1.5万辆至16.4万辆,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收总额分别为382.3/702.8/1013.1亿元,EPS分别为-3.59/-2.38/0.56元。 参考国内外造车新势力企业,给予公司2022年3.8倍PS,对应目标价99.35港元(对应2022年EV/Sales为2.8倍,汇率假设为HK$1=Rmb0.8529;原目标价为123.51港元,基于2022年4.2倍PS)。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供应链短缺无法缓解;在建工程不及预期导致产能爬坡低于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