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电子行业:终端品牌出货目标持续下修,行业颓势供应链平衡仍待改善-220522

《太平洋证券-电子行业:终端品牌出货目标持续下修,行业颓势供应链平衡仍待改善-220522(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电子行业:终端品牌出货目标持续下修,行业颓势供应链平衡仍待改善-220522(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核心观点:本周电子行业指数上涨4.38%,456只标的中,扣除停牌标的,全周上涨的标的394只,周涨幅在3个点以上的260只,周涨幅在5个点以上的151只,周涨幅在10个点以上的46只,全周下跌的标的54只,周跌幅在2个点以上的14只,周跌幅在3个点以上的8只。 本周市场依然延续反弹态势,电子板块亦联动回血,随着小米等关键厂商一季报的发布,小米一季报亏损的表现也如实体现了目前的行业现状:供应链问题、疫情反覆,以及全球经济局势,对智能手机市场的供应和需求都成影响。 根据近期媒体报道,国内小米、OPPO、VIVO等手机品牌都已向上游供应商要求减少订单,小米原先2022年生产2亿只手机的目标,目前已表示将下修至1.6亿~1.8亿支,且还有再次下修的可能。 消费电子全年的颓势难有改变,因此我们定义当下板块仍是“反弹”,并无基本面好转支撑,维持行业“中性”评级。 从近期发布的4月台系供应链数据来看,以笔记本、手机为代表的台系供应链整体外销数据环比3月减少了3成左右,同比也有2成左右下滑,而面板等大型产品由于渠道库存调整结合价格不断新低,导致相关产业链销售也环比大幅下滑。 当下电子制造类相关板块唯一的利多是汇率: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使不少以美元为主体结算模式的公司相对受益,并且有希望能够对冲二季度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供应链中此类公司二季报表现尚有可圈可点之处,譬如我们一直跟踪的春秋电子等。 半导体板块,随着一级市场估值热潮的褪去,二级市场短期期望拉高估值是面临相当压力的。 短期来看,部分品种缺货现象还有,但涨价效应比去年已经明显收敛,而且去年一些大宗类品种目前已经明确进入去库存态势,系统端、终端厂商也难以在当下市场背景里容忍IC零组件再有抬价,即使是类如DDI、PMIC这类结构性缺货芯片,坚挺也难以维系。 因此整体板块的反弹空间我们认为需要有相对冷静的估量。 一季度半导体耗材的细分领域所体现出的增量倒是如期而至,疫情、封关、大宗成本上涨、产能释放,是这一板块成长表现的重要支撑。 行业聚集:ICInsights近日更新了《麦克林报告》,特别关注中国市场、半导体研发支出趋势。 报告区分了“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市场”和“中国本土的集成电路生产”。 ICInsights表示,中国大陆自2005年以来一直是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国。 2021年,中国大陆的IC产量占其1865亿美元总量的16.7%,高于10年前2011年的12.7%。 5月18日,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TWS出货量呈现稳步增涨,达到6800万。 其中,苹果以32%的市场份额摘得桂冠,相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14%。 集微网消息,据日经亚洲(NikkeiAsia)报道,中国三大手机品牌厂小米、OPPO、vivo已通知供应商,未来几季将砍单约二成。 本周重点推荐个股及逻辑:我们的重点股票池标的包括:超频三、奥来德、闻泰科技、天通股份、南大光电。 风险提示:(1)市场超预期下跌造成的系统性风险;(2)重点推荐公司相关事项推进的不确定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