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贝壳~W-2423.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周期拐点在望,刷新估值视角-220522

《中信证券-贝壳~W-2423.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周期拐点在望,刷新估值视角-220522(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贝壳~W-2423.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周期拐点在望,刷新估值视角-220522(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房产交易服务平台。 在过去两个季度,受地产基本面下行影响,GTV下行,活跃门店和经纪人数量下降。 但展望未来,预计房地产政策和互联网平台监管政策都将进一步放开。 我们预计公司GTV将触底反弹,费率稳中有升。 港股上市则一定程度消除公司作为中概股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公司长期成长。 ▍公司是领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房产交易服务平台。 2021年,贝壳平台完成超过450万笔房产交易,合计交易额3.85万亿元。 贝壳在二十多年线上线下的实践,建设了较深的业务壁垒。 管理层经验丰富,激励充分,公司文化传承已久,股权结构稳定。 2022年5月,公司在港股实现介绍上市。 ▍政策的双重机遇期。 由于公司成本中有相对固定部分,GTV因为市场原因下行,将会明显影响公司盈利表现。 2021年四季度,公司GTV下降34.6%,达到0.73万亿元,公司活跃经纪人数量下降13.1%,达到40.7万人。 到2022年5月,各地纷纷开始放开限购、限贷等,按揭贷款利率加速下降,预计将推动一二手房市场回暖。 我们认为,公司盈利弹性将明显超过开发企业。 产业互联网的监管政策也在释放积极信号,政策支持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预计公司GTV触底反弹,费率稳中有升,应收款可控。 2019/20/21年,京沪在贝壳收入中占比分别为35.1%、32.0%及33.2%。 2022年来京沪疫情反复,对公司经营影响不小。 我们相信,2022年上半年公司GTV可能继续下降,门店和经纪人数量可能继续净下降。 但我们认为,自2022年下半年起,尤其是到2023年,公司GTV就可能明显反弹。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年的GTV分别会同比下降11%和上升16%。 公司费率指标没有受到周期影响,保持稳中有升。 我们相信,随着ACN网络进一步提效,劳动者技能不断提升,规模效应明显,公司综合费率仍有上升空间,而应收款占比则可能下行。 在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9个业务指标中,短期看5个指标向上,长期看7个指标向上。 ▍耐心再造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已经完成圣都家装并购,在投后整合基础上持续发力家居家装业务。 我们认为,近期公司家装业务仍在投入期,不会构成对公司业绩的正向影响,但却可能整合劳动者赋能、供应链、品牌等多重资源,在并无大竞争对手的赛道实现收入快速增长。 我们相信,公司有能力实现从交易服务到泛居住服务的跨越,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风险因素: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疫情反复,短期部分门店经营不能恢复正常的风险。 房地产行业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一线经营中的操作风险。 港股流动性不足,公司进入港股通尚需时日。 美股监管的不确定性。 ▍投资建议:考虑到近期上海、北京等公司相对较为倚重的重点城市疫情反复,公司业务受到一定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022/23/24年的业务指标预测,其中GTV的预测从2022/23/24年3.88/4.24/4.49万亿元调整到3.28/3.82/4.40万亿元,Non-GAAP净利润预测从2022/23/24年25.1/61.6/86.0亿元调整至16.7/65.0/84.6亿元。 参考其他可比平台公司劳动力数量薪酬和市值比例,兼顾其他房地产交易公司(但规模完全不同)剔除现金后市值和GTV比例,给予公司2,661亿元的目标市值,相当于2023年41倍PE估值。 我们给予公司港股每股82.0港元的目标价,美股每ADS31.0美元的目标价,两地交易股份可以互相转化,目标价相同,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