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医疗服务行业:时代性大趋势之民营连锁医疗机构比较(医美/眼科/口腔),得天独厚,事在人为-210722

《浙商证券-医疗服务行业:时代性大趋势之民营连锁医疗机构比较(医美/眼科/口腔),得天独厚,事在人为-210722(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医疗服务行业:时代性大趋势之民营连锁医疗机构比较(医美/眼科/口腔),得天独厚,事在人为-210722(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医美/眼科/口腔需求是如何演化的?2015-2019年我国民营医美、眼科、口腔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均超20%,景气度高。 1)医美源于改善需求,兴于社交文化,盛于囚徒困境。 消费者经过“社交软件→美颜相机→护肤→彩妆”颜值经济的培育,叠加社交文化下的囚徒困境,2016-2020年我国轻医美用户从280万提升至1520万人。 目前医美龙头市占率约3%,市场集中度较低。 2)眼科、口腔源于健康升级需求,兴于国民健康意识普及。 眼、口健康教育普及下,我国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率从1988年的83提高到2017年的2205、2014-2020年我国正畸案例从145万例提升到266万例;《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出台,青少年近视防控、儿童口腔健康已提升到战略高度。 相比医美,眼科、口腔企业资本化起步早,已有上市连锁龙头诞生。 得天独厚赛道加持、社交文化及健康升级需求催化,看好医美、眼科、口腔市场继续维持高景气度。 医美/眼科/口腔为何适合民营化、连锁化?预防及康复性治疗居多、“病症”明显治疗效果立竿见影、定制化需求大等业务特征,决定了医美/眼科/口腔天然适合民营化经营。 政策层面,三者治疗多为预防性、康复性需求,响应健康中国2030号召,是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消费层面,三者治疗定制化需求多,公立医院耗材采购受限,往往难以满足广大特异性需求;医疗层面,三者“症状”明显“效果”立竿见影,一般不需专业知识就可自行判断治疗结果,民营认可度高。 常规手术居多背书可复制性,高复诊率加剧短腿性,高耗材成本尽显规模优势,多因素加速医美、眼科、口腔开启连锁化。 医疗层面,三者项目多为常规门诊手术,依赖医生个人技术多于团队协作,可复制性相对较强;消费层面,医美高复购、眼科及口腔高复诊特性加剧机构短腿性,连锁化经营是打破服务半径的优选路径;盈利层面,民营机构主推的项目耗材成本占比高,连锁经营集采成本低,规模优势明显。 与此同时,医美、眼科、口腔机构都可分为大型医院及小型诊所,大型机构创品牌,小型诊所扩流量,大小搭配更利于筑高经营壁垒。 医美/眼科/口腔差异体现在哪?医美/眼科/口腔都是得天独厚的赛道,医美盈利能力高、盈利安全垫厚,眼科市场集中度高、对医生依赖性弱,口腔民营化程度较高、纠纷可能性低。 市场格局方面,医美、口腔民营规模占比分别约80%、70%,民营化程度高,眼科龙头市占率约11%,集中度高;盈利能力方面,医美、眼科总体毛利率约50%,分业务毛利率也处于较高水平,盈利能力较强;业务特性方面,医美高复购衍生出持续消费的高粘性老客,盈利安全垫最厚,眼科、口腔治疗结果存在一定标准,纠纷可能性小。 得天独厚赛道加持下,看好医美/眼科/口腔机构赛道继续维持高景气。 谁能成为医美赛道的「爱尔眼科」?医美机构是与眼科、口腔一样得天独厚的优质赛道,现象级连锁龙头的出现落后于眼科、口腔领域,主要源于缺乏优质的运营管理体系。 借力资本方面,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分别于2009、2006年实现上市,上市后两家机构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扩张战略方面,爱尔眼科采用分级诊疗模式、通策医疗启动总院+分院模式,均实现了品牌和规模的快速扩张;人才管理方面,爱尔眼科推行“合伙人”计划、通策医疗打造“蒲公英”计划,对核心医生深度绑定,由此提升团队稳定性。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不确定风险医疗事故风险跨区域扩张不达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