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生物医药行业之创新药篇:创新成效初显,短期仍存调整需求-220512

《招商银行-生物医药行业之创新药篇:创新成效初显,短期仍存调整需求-220512(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生物医药行业之创新药篇:创新成效初显,短期仍存调整需求-220512(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研发端:创新药进入收获期,但同质化研发较为严重。 创新药研发进入收获期,IND和获批上市数量均创新高。 随着我国创新研发质量不断提升,licenseout重磅品种频出。 同时,研发出海初见成效,多个国产创新药获得FDA认可。 从费用端来看,企业创新研发热情高涨,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但是国内创新药存在同质化研发较多的问题,导致市场竞争过度激烈.■销售端:创新药营收增长迅速,但中短期竞争激烈。 随着国内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提升,创新药销售收入不断增加,部分企业已经进入收获期。 医保谈判助力创新药销售加速,但在医保控费和药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压力下,降价幅度相对较大,整体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核心产品上市,部分Biotech已在转型中,商业化能力成为核心竞争点。 从药品种类来看,由于国内支付能力和方式和欧美市场存在差异,近年来受到推崇的基因/细胞疗法中短期内在国内仍是小众药物。 政策端:监管机构对于药物创新性和优效性要求增加,研发难度加大。 国内来看,临床指导原则出台,me-too药物研发受阻,创新药研发难度和风险提高。 此外,“十四五”医药工业规化出台,推动创新驱动转型。 海外端,FDA对于国际多中心临床要求严格,国产创新药出海道阻且长。 ■投资端:二级市场冷淡引发一级市场热度降低。 二级市场生物医药指数持续下跌,市场情绪较弱。 而且港股IPO逐步融资遇冷,A+H股中创新药企频繁破发。 此外,美股“预摘牌”风险,促使二级市场波动进一步加大。 二级市场情绪也逐步传导到一级市场,导致创新药投资增速下降,短期市场仍处观望当中。 支付端:短期医保支付压力大导致创新药市场承压。 医保作为我国医疗核心支付方式短期内不会改变,人口老龄化加大医保支付压力,而且随着国家对于中药的重视和防疫的影响,医保资金的压力持续加大。 短期内,创新支付方式仍未出现较大进展,单纯依靠医保支付导致创新药市场承压。 ■行业趋势。 短期来看,行业进入调整期。 国内创新药企业研发靶点前移,新技术探索增加,而在监管政策加强的要求下,研发周期和风险加大。 同时,二级市场波动引发一级市场热度降低,融资难度增加,对于一些未有产品上市或者未盈利的Biotech企业需要关注现金流状况。 如果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可能会加速行业并购趋势。 此外,已有产品上市的Biotech企业也可能会因为商业化能力出现分化,未来,国内制药企业间的商业化合作可能会更加频繁。 ■银行业务。 (本段有删节,招商银行各部如需报告原文,请以文末联系方式联系招商银行研究院)。 ■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创新药销售情况不及预期;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临床速度减慢;资本市场环境较差,企业现金流紧张;美股“中概股”退市风险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