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走出“至暗时刻”,建议尽快发行特别国债-220516

上传日期:2022-05-18 09:30:22 / 研报作者:罗志恒马家进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走出“至暗时刻”,建议尽快发行特别国债-220516.pdf
大小:1.6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走出“至暗时刻”,建议尽快发行特别国债-220516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走出“至暗时刻”,建议尽快发行特别国债-220516
文本预览: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走出“至暗时刻”,建议尽快发行特别国债-220516(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走出“至暗时刻”,建议尽快发行特别国债-220516(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粤开证券《【粤开宏观】走出“至暗时刻”,建议尽快发行特别国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4月经济因疫情遭遇“冰封”,居民、企业、基层政府均面临困境   4月是国内疫情反弹最为严重的时刻,上海和吉林进行了严格的封控,其他省市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国内经济遭遇“冰封”,生产、消费、投资、出口等经济数据全面下滑。金融是经济的映射,4月金融数据也不太乐观,新增信贷和社融同比“腰析”。   4月经济呈现出部分“带胀”特征:经济下行,CPI通胀上升。带胀有两方面影响:首先是损害社会福利水平,降低老百姓的幸福感。若以失业率加上通货膨胀率之和的指标衡量“痛苦指数”,则4月痛苦指数由前值7.3%升至了8.2%。其次是压缩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使政策陷入两难。刺激经济的话,会加剧通胀;抑制通胀的话,又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宏观之下,中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餐饮旅游等行业、以及基层政府均面临困境。4月经济主要依靠中央财政发力进行托底。这在新增存款上有充分本现:通常每年4月居民和企业存款会季节性下降,财政性存款季节性上升但今年4月居民和企业存款同比少减,财政性存款同比少增。   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4月集中显现   1、需求收缩:内需上,消费、投资持续低迷;外需上,出口大幅回落   消费受居民收入增速放缓、预防性储蓄上升、消费场景受限等因素拖累。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其中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分别下降9.7%和22.7%,连续两个月负增长   投资上体现为房地产销售、投资持续下滑,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低迷。今年本该是销售旺季的3、4月份,由于疫情冲击,房地产销售额同比却分别下降26.2%和46.6%。4月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2652亿元,同比少增3953亿元,反映企业中长期资本开支意愿低迷   4月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同比增长仅3.9%,显著低于一季度的15.8%。一是海外需求放缓;二是出口订单转移;三是国内疫情反弹对供应链、物流、港口等造成冲击,影响出口活动的正常进行。   2、供给冲击: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人员、物流、供应链受限,推高物价   本轮疫情反弹与前几轮的最大不同,在于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经济循环受到威助,不仅严重影响消费和服务业,还波及了工业生产和出口。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是自2020年一季度之后首次出现负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6.1%,连续两个月负增长   从受冲击程度来看,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4月三者的PMI指数分别为40.0%、47.4%和52.7%,较疫情反弹前的2月分别下降10.5、2.8和4.9个百分点。供给冲击的另一个影响是推高物价,4月CPI同比由前值1.5%升至2.1%。需求端画货需求增加,供给端物流成本上升   3、预期转弱:消费、投资意愿低迷,市场信心不足,人民币汇率影值   疫情进展的不确定性,居民、企业等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受损,俄乌冲突美联储政策紧缩等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错位等,都使得市场预期进一步走弱   预期转弱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低迷;二是资产价格下跌,上证指数从3月初的3500点左右一度跌至最低2863点,目前仍在3000点左右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从3月初的6.31快速贴至近6.80。   三、4月和二季度或是经济谷底,特别国债等政策仍有必要尽快出台   从全年来看,4月和二季度或是经济谷底。5月工业生产增速应能转正,二季度GDP增速应能实现正增长,但增速或低于4%;若内外部干扰因素减弱,政策充分发力并落地生效,下半年GDP增速有望回到5%以上。   我们既要看到困难,也要看到亮点,不宜过于悲观。首先,5月以来尽管疫青形势依然严峻,但边际好转;其次,基建、地产政策持续加码;最后,财政、货币政策增量工具将陆续出台   财政政策方面,可考虑发行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基建、发放现金救济、抗疫舒困三大任务(详见《特别国债或可重出江湖:2万亿、三大任务》);货币政策方面,一是进一步降准降息,二是使用更多结构性工具。   疫情偷走了4月,但我们还有未来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政策调控超预期、外部冲击超预期
展开>> 收起<<
相关研报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