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跟踪点评:信用风险可控,行业分化不变-220518

《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跟踪点评:信用风险可控,行业分化不变-22051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跟踪点评:信用风险可控,行业分化不变-22051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高信用地产企业份额崛起和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可控,这并不矛盾。 前者是指,行业盈利能力、收入增幅可能都会大幅分化。 后者是说,大多数企业仍能存续,地产类债券清偿的规模和比例可能高于市场预期,债券投资者可能过于悲观。 我们认为,对高信用地产公司来说,其仍然会同时受益于行业周期性的政策宽松和市场份额,尤其是盈利占比的持续提升。 ▍三家民营公司公告债券发行方案或计划。 碧桂园公告:注意到有媒体报道指本集团将发行人民币债券,目前公司拟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一期面值不超过人民币5亿的公司债券,但截止公告日仍在计划阶段。 龙湖集团公告:将在5月18-19日在国内发行5亿元公司债券。 美的置业公告:计划发行不超过10亿元公司债券。 ▍优秀地产民企债券发行的限制正在消融。 我们认为,无论是信用违约掉期还是信用风险缓释凭证,都是适当增强市场投资者信心的工具。 债券市场仍有一些工具,有助于民企恢复融资能力。 此外,相关企业的行动,也意味着监管对民营房企发债额度的管理,持更积极态度。 我们认为,信用风险终究是可控的。 ▍行业分化不变,不宜夸大“困境反转”。 我们认为,不应低估政策在融资侧支持的决心,但也不宜夸大政策在融资侧支持的影响。 这类政策的意图是防范信用风险,不是扶持某些房地产公司发展。 所以我们认为,政策仍需依托市场机制,背靠企业信用开展,不会直接对民营房地产公司债券发行托底。 政策会有效提振债权人的信心,考虑配合需求侧政策,一些民企走向债券展期甚至违约的可能性可能明显下降,但这并不等于这些企业不需要缩表。 ▍稳住信用意味着缩表。 我们认为,部分企业如果要稳住信用,就不得不进行缩表。 缩表意味着,公司拿地可能持续谨慎。 全国性民营企业在集中拿地表现慎重并非偶然,这说明了企业信用扩张下债务和资产结构不匹配,过分依赖借新还旧,从而在信用收缩期必须净去化库存。 企业一段时间不拿地,可能造成货值结构畸形,又会进一步影响销售。 缩表还意味着,部分企业盈利能力可能位于行业下游,股东权益需要让渡于债券持有人权益。 ▍风险因素:需求刺激政策无法取得效果的风险;相对于收入和财富增长预期,当前按揭利率定价仍然偏贵的风险。 ▍投资建议:看好高信用企业。 高信用企业份额崛起和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可控,并不矛盾。 前者是指,行业盈利能力、收入增幅可能都会大幅分化。 后者是说,大多数企业仍能存续,地产类债券清偿的规模和比例可能高于市场预期,债券投资者可能过于悲观。 我们认为,对高信用公司来说,其仍然会同时受益于行业周期性的政策宽松和市场份额,尤其是盈利占比的持续提升。 我们看好高信用蓝筹地产企业,推荐保利发展、万科A/万科企业、金地集团、招商蛇口、华润置地、绿城中国、华发股份、滨江集团、美的置业和龙湖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