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奥克股份-300082-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油价上涨拖累业绩,加速转型助推长期发展-220517

上传日期:2022-05-17 14:35:26 / 研报作者:王喆2014年水晶球化工行业研究最佳分析师第2名
李鸿钊刘沛显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奥克股份-300082-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油价上涨拖累业绩,加速转型助推长期发展-220517.pdf
大小:26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奥克股份-300082-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油价上涨拖累业绩,加速转型助推长期发展-220517

中信证券-奥克股份-300082-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油价上涨拖累业绩,加速转型助推长期发展-220517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奥克股份-300082-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油价上涨拖累业绩,加速转型助推长期发展-22051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奥克股份-300082-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油价上涨拖累业绩,加速转型助推长期发展-22051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紧抓新能源行业增长机遇,深化与锂电池功能材料公司的合作,继续推进电解液相关材料扩产,有望逐步实现战略转型。

随着扬州产能扩建完成,江苏、四川、辽宁、天津等地新项目不断推进,公司长期发展空间可观。

考虑到2022年油价超预期上涨、华东地区疫情反复影响相关产品需求及公司新项目审批进度不及预期,我们下调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41/5.45亿元(原预测为6.22/9.60亿元),新增2024年预测为6.38亿元,对应2022-2024年EPS预测分别为0.65/0.80/0.94元,对应公司2022-2024年业绩CAGR为20%。

按照1倍PEG,下调目标价至13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1年业绩回落,油价上涨拖累公司盈利能力,原料价格波动拖累核心业务毛利率。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67.17亿元,同比+17.67%;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12.54%。

其中2021Q4公司实现营收17.29亿元,同比-3.75%,环比-7.59%;实现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63.48%,环比+44.60%。

2021年公司业绩回落主要由于油价上涨导致乙烯、环氧乙烷等原材料价格显著上涨压制盈利能力,2021年公司聚醚单体实现毛利率6.90%,同比-6.95pcts。

同时,公司上半年扬州园区核心装置停产扩改建导致相关成本及费用增加。

▍毛利率回升叠加投资收益增加,2022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实现快速增长。

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3.40亿元,同比-3.06%;归母净利润9972.39万元,同比+95.08%。

公司综合毛利同比增加2660.11万元,毛利率同比+2.26pcts。

公司2022Q1业绩增长主要由于近年来布局的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贡献业绩增量,Q1公司主营的锂电池电解液溶剂毛利约6500万元,同比增长约475%。

同时公司投资的苏州华一、武汉吉和昌等锂电添加剂企业贡献的投资收益增加,Q1实现投资收益3047.89万元,同比增长412.78%万元。

▍深化锂电电解液材料产业链,多点开花布局溶剂产能。

公司紧抓新能源行业增长机遇,通过自研环氧乙烷制电解液溶剂工艺技术,已分别在江苏、四川布局锂电溶剂产能。

目前公司在江苏扬州具备3万吨/年的溶剂产能,拟扩产至20万吨。

公司于2021年9月与深圳研一宣布共同组建设立四川研一,一期拟投资10.5亿元建设10万吨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其中包括年产5万吨碳酸乙烯酯(EC)、3.24万吨碳酸二甲酯(DMC)、1.5万吨碳酸甲乙酯(EMC)、2075吨碳酸二乙酯(DEC),副产2.03万吨聚酯级乙二醇,二期拟投资21亿元。

▍业务转型再发力,继续推动环氧衍生品布局。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拟将充分利用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石化产业资源及港口码头优势,投资建设环氧与二氧化碳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项目及轻烃码头项目。

其中,环氧与二氧化碳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项目(一期)包括35万吨/年环氧乙烷、15万吨二氧化碳回收、30万吨/年碳酸酯系列产品、40万吨/年环氧乙烷下游衍生物、10万吨/年二氧化碳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产品等。

此外,公司于2022年4月公告与中石化开展合作,拟借助天津石化的资源优势,打造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双业务协同发展,实现环氧乙烷衍生产业的齐头并进。

未来随着新建产能落地,规模效应有望助力公司产品成本进一步下降,继续强化行业竞争力。

▍风险因素:公司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公司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基建投资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紧抓新能源行业增长机遇,深化与锂电池功能材料公司的合作,继续推进电解液相关材料扩产,有望逐步实现战略转型。

随着公司扬州产能扩建完成,江苏、四川、辽宁、天津等各地新项目不断推进,公司长期发展空间可观。

考虑到2022年油价超预期上涨、华东地区疫情反复影响相关产品需求及公司新项目审批进度不及预期,我们下调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41/5.45亿元(原预测为6.22/9.60亿元),新增2024年预测为6.38亿元,对应2022-2024年EPS预测分别为0.65/0.80/0.94元,对应2022-2024年业绩CAGR为20%。

按照1倍PEG,下调目标价至13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