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避免对近期外汇储备余额变化的三个误读-220516

《中银国际-避免对近期外汇储备余额变化的三个误读-220516(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避免对近期外汇储备余额变化的三个误读-220516(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下降主要受估值因素影响,要避免将外汇储备下降等同于央行外汇干预、资本外流或是外汇储备经营损失。 2022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接连下降,前4个月累计减少1305亿美元。 这主要是由于非美元货币走弱和全球资产价格下跌带来的负估值效应。 受此影响,同期许多国家外汇储备也出现下降。 外汇储备余额阶段性下降的影响有限,要避免对外储变化的三个误读。 第一,要避免将外汇储备余额下降等同于央行外汇干预。 一季度银行结售汇和外汇占款数据表明,外汇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并且央行外汇占款继续增加。 第二,要避免将外汇储备余额下降等同于资本外流。 尽管一季度受到地缘政治风险外溢、美联储紧缩和国内疫情反弹的影响,外资减持人民币资产,但国际收支初步数据显示,我国短期资本净流出与基础国际收支顺差之比同比下降,短期资本外流被完美地对冲。 第三,要避免将外汇储备余额下降等同于外汇储备经营损失。 一季度,我国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资产增加较多,远大于同期央行外汇占款增幅,主要反映了外汇储备经营收益的计提。 预计未来外汇储备规模仍将呈现有涨有跌的正常波动。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能更好地成为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市场主体也对汇率波动的适应性和承受力明显增强,未来对外汇储备的依赖程度应有所降低。 而且,从相对规模和充足性指标来看,我国外汇储备都仍然充裕,无需过多关注外汇储备一时的涨跌。 风险提示:海外主要央行货币紧缩超预期,地缘政治局势发展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