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盛视早参-220517
《国盛证券-盛视早参-22051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盛视早参-22051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济基本面运行稳中向好,本周A股或打开向上空间在上周末多项利好的刺激下,周一各大指数高开后,因MLF“降息”落空,很快震荡走低,沪指止步五连阳,收出一根放量阴线,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也同步收阴。 从盘面上看,农牧饲渔、煤炭、房地产开发等板块涨幅居前;新冠治疗、辅助生殖、新冠检测、汽车整车等板块跌幅居前。 总体上个股涨跌不齐,两市超2100只个股上涨,超100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 从技术上看,沪指在10日均线3040点和30日均线3122点箱体内震荡,短期由于五连阳之后出现技术性回踩,下半周有望重回反弹之路。 关注到沪指和创业板指,自今年调整以来,从未有效突破30日均线,如出现突破信号,沪指行情或打开空间到中期趋势线压力位3200点。 资金方面:2022年5月16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开展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5月17日MLF到期的续做)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2.10%。 Wind数据显示,当日有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单日实现净投放900亿元。 结合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预计国内短期全面降准降息较难,而银行间流动性充裕,国内流动性也不会对金融市场形成约束,因此央行货币政策依然强调“以我为主”,稳健偏宽松的基调不变。 资讯方面:1.5月16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会议指出,纾困措施要立竿见影、落地见效,把保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放在突出位置,聚焦堵点瓶颈,坚持问题导向,激发企业自身潜能。 要突出重点、提振动能,重中之重是稳住“三大需求”。 促投资方面,各级各类在建项目要“应复尽复”,全力保障重大外资项目顺利推进。 稳外贸方面,切实落实支持性政策,多措并举帮助外贸企业纾困。 扩消费方面,释放受疫情抑制的消费潜力。 (证券时报)。 随着上海抗疫临近胜利,A股的转折也越来越明确。 上海疫情社会面的清零,以及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对于资本市场的信心重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市场的持续低迷情绪或迎来重大拐点。 2.5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4月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1~4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6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第二产业用电量17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45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 (国家能源局)用电数据不仅能有效测量经济发展的“温度”,也能勾勒出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脉络”。 从电力需求角度上折射出社会运行稳定和经济运行活跃,生产需求不断扩大,市场活力持续提升,社会发展保持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操作策略:虽然4月份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近期A股依然具有震荡反弹的条件。 反弹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内疫情逐步进入可控和扫尾阶段,复工复产和常态化防控措施提振市场信心;也来自于海外对加息的悲观情绪已经达到阶段高点,美联储的发言如果略偏鸽派,全球市场反弹一触即发。 随着经济支持政策加速落地,A股悲观因子有望逐步消退,资金或加速回流股市,沪指中期趋势线(3200点)或成为本轮反弹重要目标,投资上建议保持成长略大于价值的均衡配置。 操作上,在市场有效向上突破之前仍要控制好总体仓位适宜低吸,后疫情时代的“稳增长”将成为驱动市场运行的主要逻辑,关注低估值、攻守兼备的地产和基建链,受益于国内疫情逐步改善的消费核心资产,建议结合业绩性价比,适当布局物流、军工、半导体等主题板块。 (娄春雷,执业证书编号S0680618120002)。



会员中心
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