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深入解读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220516

上传日期:2022-05-16 13:04:13 / 研报作者:明明章立聪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深入解读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220516.pdf
大小:108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深入解读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220516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深入解读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220516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深入解读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220516(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深入解读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220516(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5月9日,央行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并强调,“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这是继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形成改为加上一定基点确定后的又一次改革,标志着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再进一程。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后,将引导银行负债成本下行,预计将带动LPR下行。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在近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逐步有序的放开利率管制,不断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交给市场主体更多的自由灵活调控空间,主要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指导思路。

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实质上,商业银行尚不能完全自由定价存款利率,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整个利率体系的“压舱石”,仍要长期保留。

在基准利率长期保留且谨慎调整的前提下,要想实现存款利率的压降,需要通过将存款浮动上限下调的方式以及发挥市场化调整机制的效用来实现。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两大要点:其一,两大指标纳入参考。

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这一机制的建立,可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也有利于央行适度引导存款利率,维护存款市场良性竞争秩序。

其二,指导柔性,重在推进市场化。

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在推进存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对银行的指导是柔性的,银行可根据自身情况,参考市场利率变化,自主确定其存款利率的实际调整幅度。

▍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面临的挑战。

“存款搬家”现象愈发严峻,自律机制约束下,存款利率往往紧贴上限波动,显示出较强刚性。

如果存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则意味着对于储户的吸引力下降;反之,揽储竞争会推动存款定价走高,使得存款利率与贷款和国债利率出现脱节,阻碍利率的市场化进程。

通过MPA考核引导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约束效果相对有限,对于中小银行可能激励更明显,后续银行降成本效果仍待观察。

▍他山之玉:海外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启示。

美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具有改革周期长、实施时间较晚和实施过程曲折的特点。

日本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相对而言更加有序合理,但最终的市场化结果也是有限制的。

由此启发:其一,渐进式的改革可以有效地减缓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其二,自身运营机制健全的银行机构不仅能抵御风险冲击,还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其三,放开利率管制后更需要有效的金融监管,避免市场陷入不理性,保证改革取得预期效果。

▍存款利率市场化前景展望:此次存款利率的改革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存款利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利率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很好地体现了利率市场化的稳健改革思路。

2021年以来,银行负债成本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其中股份行、城商行下降更明显,预计后续还将继续降低。

4月降准并没有引导LPR报价下行,叠加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效后,预计5月份LPR可能下行5BP。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