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城投债务透视(7):山东篇-220515

《安信证券-城投债务透视(7):山东篇-220515(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城投债务透视(7):山东篇-220515(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债务问题的背景。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以钢铁、煤炭、水泥、化工、造纸等为主导产业,大型企业众多,经济体量居全国前三。 近年来山东债务问题较受关注,主要来自(1)区域债务压力不均衡。 山东多数地级市债务压力相对不大,16个地级市中11个宽口径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发债城投有息负债余额)/综合财力)在200%以下(全国31省中位为267%),部分城市如青岛、潍坊、威海、济宁等相对偏高。 (2)受2017年民企债务风险集中爆发影响,区域经济和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少数对民企有担保敞口的城投平台经营受到部分影响。 2017年山东民企债务风险在互保链条下集中爆发,天信集团、西王食品、长兴集团、齐星集团等出现财务困境,部分城投平台因涉及对相关企业的担保面临一定的代偿压力,区域经济和财政收入也受到一定影响。 ■山东省债务问题的五个特征。 (1)债务率中等,但区域偿债压力不平衡。 山东债务率居全国中游水平,2021年末宽口径债务率为267.5%,居全国(从高到低)第14位。 但区域偿债压力较不均衡,2021年末青岛和潍坊市宽口径债务率分别达到354.3%、298.7%,明显高于其他地级市,相对有利的是两市财政实力相对较强。 财政实力偏弱但债务率略高的区域包括济宁和泰安等。 (2)城投平台数量众多,不同区域对城投融资的依赖度差异较大。 截至2021年末山东共有发债城投平台261家,排名全国第三,发债城投有息负债余额36975.7亿元,是显性债务余额(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1.8倍,居全国(从高到低)第11位。 不同区域对城投融资的依赖度差异较大,青岛城投有息债务规模远高于其他地级市,2021年末达到8732亿,为显性债务余额的3.0倍,潍坊、济南城投有息负债余额紧随其后,2021末达到3894.5亿、3156.5亿,明显高于排位其后的济宁、临沂等市。 (3)部分地区城投短债或非标占比偏高。 与其他省份相比,山东较多地级市城投平台短债占比偏高,16个地级市中13个平均短债占比在30%以上,其中泰安、日照、潍坊、聊城在40%以上。 从融资渠道看,部分区域对非标融资依赖度偏高,潍坊、泰安和济宁有息负债中非标占比平均达到28.0%、24.6%、23.9%,相比之下烟台、东营和省级平台非标占比较低。 (4)从债务的历史变动来看,2021年山东债务增速放缓。 2016-2020年,山东城投平台债务增速较高,年均增速32.3%,高于显性债务余额增速(13.1%)。 2021年地方加杠杆节奏放缓,城投债务增速同比回落19.0pct至16.5%,显性债务余额增速同比回落6.0pct至20.5%。 (5)未来两年为城投债到期高峰。 2022年下半年至2024年下半年,山东城投债半年到期规模维持在1600亿元左右,到期规模平均占存量13.9%。 分区域来看,2022H2济宁、日照、青岛和潍坊城投债到期规模占比相对较高。 ■山东省债务问题的化解进展。 (1)化解措施。 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2018年制定“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21条实施意见”,2019年制定出台“隐性债务风险防控三级响应预案”和“置换融资平台存量隐性债务实施意见”,建立“红橙黄绿”风险等级评定制度。 典型化债措施包括:强调债务属地管理机制;设立县级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化解奖励机制;推进城投平台整合等。 (2)化解效果。 2022年以来,山东城投平台融资整体仍相对顺畅,发债利率有所回落,期限有所拉长。 4月以来山东城投债信用利差总体回落,其中高等级平台的回落幅度明显高于中低评级。 风险提示:数据口径偏差、城投监管政策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