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对政策的可能误解和我们的看法-220515.pdf
大小:30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对政策的可能误解和我们的看法-220515

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对政策的可能误解和我们的看法-220515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对政策的可能误解和我们的看法-22051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对政策的可能误解和我们的看法-220515(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认为,此次下调首套房贷款定价下限要求,体现了政策对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积极支持。

配合其他政策一道,可能对商品房需求未来的恢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我们认为,政策频发的窗口已经开启,行业格局的变化超过2014年,政策发起主体更偏地方,但内容和2014年有相似之处。

我们推荐效率和信用兼顾、过去六个月积极拿地的开发企业,推荐房地产服务交易平台。

▍事件:中国人民银行发文,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贷款利率下限,从LPR下调为LPR减20个基点。

▍误区之一:本次下限调整相当于按揭贷款利率下降不到20个BP,幅度似乎很小。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2022年3月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是5.49%。

根据贝壳研究院的统计,重点城市4月首套房利率为5.17%。

此次在按揭贷款定价还远远高于LPR的情况之下,率先下调利率下限到4.4%,预计将明显鼓励商业银行合理定价,增加个贷投放。

我们认为,按揭贷款利率在短期内还有超过70个BP的下降空间,而不是20个BP。

▍误区之二:只有按揭贷款利率的下降,没有其他政策的配合。

本轮政策的特征就是因城施策,各地出台的放宽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的政策层出不穷。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指导之下,政策放松不断加速,并不存在配合不足、政策彼此效果抵消的情况。

(详见《房地产行业专题报告——“四限”的可能调整路径和影响》,2022-05-14)▍误区之三:只调节首套房利率定价下限,改善性需求被忽视。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首先,一二线城市大量“连环单”的存在,即首套刚需的购置是改善置业实现的前提。

其次,多个区域对于首套房的定义已经根据新的政策原则精神有所调整,一些卖旧买新、卖小买大的需求,只要贷款还清,完全可能被视为首套房需求。

政策非常重视满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

▍误区之四:居民杠杆率已经很高,且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故而政策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居民的杠杆率整体并不高。

人民银行表示,新房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和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的比值(即买房杠杆利用率)长期在38%-42%,个人贷款质量整体较好。

2022年4月,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少增4022亿元,减少605亿元(即新投放不如偿还)。

个人杠杆率不断下降,已经不是政策主动追求的结果,而是社会总体信贷需求不足,居民购房意愿很低。

房屋作为一种负债购置的产品,降低负债成本和购置门槛,可能对市场产生直接的正面影响。

▍风险因素:商业银行行动迟缓,按揭贷款利率下行不达预期的风险。

局部疫情影响售楼处开放的风险。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成长持续性不如2014年,但政策出台的势头类似2014年下半年,竞争格局调整的烈度超过2014年,土地市场机会的持续时间可能超过2014年。

我们推荐信用和效率兼备的开发企业,包括保利发展、万科企业、金地集团、招商蛇口、绿城中国、华发股份、龙湖集团、华润置地、滨江集团和美的置业。

我们也看好明显受益于“四限”逐渐放开,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服务平台,即贝壳。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