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方证券-建材行业:后疫情时代的投资逻辑之建筑建材业,疫情冲击稳增长需求提升,行业有望开启新变革-220514

上传日期:2022-05-14 23:52:38 / 研报作者:黄骥余斯杰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东方证券-建材行业:后疫情时代的投资逻辑之建筑建材业,疫情冲击稳增长需求提升,行业有望开启新变革-220514.pdf
大小:99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方证券-建材行业:后疫情时代的投资逻辑之建筑建材业,疫情冲击稳增长需求提升,行业有望开启新变革-220514

东方证券-建材行业:后疫情时代的投资逻辑之建筑建材业,疫情冲击稳增长需求提升,行业有望开启新变革-220514
文本预览:

《东方证券-建材行业:后疫情时代的投资逻辑之建筑建材业,疫情冲击稳增长需求提升,行业有望开启新变革-220514(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建材行业:后疫情时代的投资逻辑之建筑建材业,疫情冲击稳增长需求提升,行业有望开启新变革-220514(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疫情中短期将对建材物流、建筑施工造成影响,后续基建稳增长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疫情短期对建筑建材行业影响体现为三点:1.相关工厂和物流受到较明显影响,参照2020年疫情,玻璃库存和水泥磨机开工率均出现大幅波动。

2.下游基建地产施工相关业务受限,2020年行业数据出现大幅下滑。

3.小区管控导致入户装修施工困难,装修类建材C端销售受影响。

中期来看,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PMI数据明显下行,政府进行基建投资稳增长的意愿明显提升。

可以追踪疫情进展和PMI数据把握基建稳增长相关板块投资的节奏。

周期类建材周期形态出现变化,水泥更“长”,玻璃玻纤更“高”。

过去几年周期类建材周期形态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

水泥体现为周期变“长”了,主要的原因是需求端地产基建政策调控以稳为主,多数时间增速保持稳定。

供给端2017年以来行业错峰停窑、行政化限产、严控新增产能,市场化协同抬升了水泥盈利空间。

行业逐步进入高盈利的新稳态,成长性与周期性均削弱,在位企业均可享受行业红利。

玻璃玻纤体现为周期变“高”了,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总体较弱的环境下,玻璃玻纤作为连续生产行业中小企业产能投放更为谨慎,一旦需求好转便出现供需严重错配价格大幅上涨。

头部企业产能投放更为灵活有优势,充分享受周期红利。

碳减排与能耗指标开启市场化供给侧改革,水泥玻璃玻纤在位企业开启品类扩张。

未来水泥等建材细分行业或将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并以基线法规划碳配额逐步收紧。

中小企业能耗碳排优势不明显,未来将面临生产成本抬升或被迫外购碳汇。

近期发改委出台建材行业能耗指标水平,明确提出逐步淘汰低能耗产线,意味着行业第二轮市场化供给侧改革开启,头部企业领先优势有望进一步体现。

水泥和玻璃玻纤头部企业逐步开启品类扩张,水泥行业主要是以骨料、混凝土为主的纵向扩张;玻璃玻纤则是以光伏、风电、电子、新能源等高端领域为主的横向扩张。

消费建材外部面临地产需求放缓、存量房占比提升、基建旧改需求提升三大冲击。

近年来消费建材行业面临三大外部冲击:1.地产竣工增速放缓,行业需求进入平台期。

2020年三道红线监管又打乱了下游集中和精装房渗透的趋势,预计未来地产需求增长放缓,但结构将优化。

2.存量房占比不断提升,未来将成为装修建材需求的重要来源。

3.旧改保障房建设开启,未来将一定程度补充地产市场增速放缓。

消费建材未来内部将产生渠道切换、品类扩张、海外布局三大变革。

面对外部冲击,我们认为未来消费建材行业将产生三大变革:1.渠道切换:大B端需求难有增长,集采和旧改保障房将成为B端主要来源并驱动建材行业集中。

以小B端为代表的泛C端将崛起并出现专业化渠道公司。

各消费建材公司抓紧发展C端与非房业务。

2.品类扩张:行业增速放缓,品类扩张是必由之路,从财务和产品属性判断,未来防水和涂料将是竞争较为激烈的赛道,龙头优势在于渠道协同和成本管控。

3.海外布局:国内提升市占率与扩张品类后,海外大规模收购占据优势生产要素将成为未来消费建材重要发展路径。

认知力与执行力兼备的公司将胜出。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周期类建材考虑周期形态变化,强者恒强,推荐海螺水泥、旗滨集团、中国巨石。

消费类建材考虑,渠道变革与品类扩张,结合公司自身认知与执行力,推荐东方雨虹、北新建材,建议关注三棵树、坚朗五金、伟星新材。

风险提示基建/地产投资增速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测算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