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银行业4月金融数据点评:疫情冲击凸显,政策力度或继续提升-220514

《中银国际-银行业4月金融数据点评:疫情冲击凸显,政策力度或继续提升-22051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银行业4月金融数据点评:疫情冲击凸显,政策力度或继续提升-22051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4月社融信贷数据反映的是疫情冲击加剧经济需求压力,阻碍了稳增长政策发力。 市场对4月金融数据已经有一定预期,对经济和政策担忧已经显现。 延续我们前期观点,4-5月经济数据压力,引发经济和政策的担忧,或扰动银行投资,而随着疫情缓解,政策不断强化,直至经济修复,银行股可能带来更好的机会。 持续推荐优质区域银行,首选优质城商行,推荐成都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南京银行等,关注邮储银行等大行的价值。 结构性政策和宽信用政策仍在发力,且后续力度仍将强化。 疫情冲击,加之3月冲量和4月季节性因素,信贷显著放缓。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前四个月合计,同比少增1546亿。 我们仍可以看到政策在发力:票据持续高位新增5148亿,同比多增2437亿,1-4月同比多增1.52万亿,企业短期贷款减少1948亿,同比少降199亿,1-4月同比多增1.05万亿。 冲量需求仍在,宽信用仍在发力,中小企业、结构性政策持续发力。 央行答记者问中明确:政策未来着力点第一就是“稳定信贷总量”,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明确“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同时,4月政治局会议等也针对房地产需求和融资提出放松举措、财政增加发力举措,此外,薄弱环节特别是居民端等支持力度可能强化。 此外,随着存款成本下降,融资端不排除进一步引导LPR下降可能性。 疫情等阻滞政策发力,企业经营和投资需求受到影响。 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652亿,同比少增3953亿,1-4月同比少增9153亿,基建发力或仍有阻滞,房地产影响持续,中长期贷款也反映企业端疫情影响,3月地方国企利润总额增长转负,规上工业企业亏损数近两个月持续高位。 居民端需求受损显著,消费和经营融资需求压力凸显。 居民信贷大幅下降,疫情叠加房地产压力,居民端融资需求受损显著。 居民贷款下降2170亿,同比少增7453亿,其中,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不含住房贷款的消费贷款减少1044亿元,同比少增1861亿元;经营贷款减少521亿元,同比少增1569亿元。 房地产销售持续走低,中长期信贷压力,有前期踪迹可寻,疫情对消费和经营的压力更为凸显。 社融同比少增,信贷、票据少增,地方债、企业债贡献减弱。 4月社融同比增速10.2%,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社融增量9102亿元,同比少增9468万亿元。 第一,社融同比少增主要来自信贷,其中,对实体人民币贷款增加3616亿元,同比少增9224亿元。 第二,表外监管的影响继续消退。 委托贷款减少2亿元,同比少减211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15亿元,同比少减713亿元。 第三,地方债贡献阶段性减弱,新增3912亿,同比多增173亿。 企业债新增3479亿元,绝对水平仍较高,基数较高,同比少增145亿。 财政投放力度加大,非银存款回升。 4月人民币存款新增909亿元,同比多增8161亿元。 其中,财政存款增加410亿,同比少增5367亿元,1-4月财政存款合计增加3836亿,考虑2022年以来央行上缴8000亿,财政实际投放力度仍较大,远超过去年前四个月。 4月居民存款减少7032亿,居民存款同比少降8668亿,企业存款少降2346亿,存款积极M2/M1同比增速提升。 居民存款减少和非银存款的增加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非银存款新增6716亿,同比多增1448亿,今年非银存款首次同比多增。 风险提示:经济大幅下行,房地产风险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