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基金持仓环比改善,布局低估值和高景气板块-220513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基金持仓环比改善,布局低估值和高景气板块-220513(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基金持仓环比改善,布局低估值和高景气板块-220513(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本期行情回顾本期(4.30–5.13)上证综指收于3084.28,上涨1.22%;沪深300指数收于3988.60,下跌0.69%;中小100收于7624.95,上涨0.15%;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9111.49,上涨4.27%,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9位。 7个二级板块中,中药、医药商业、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原料药、医疗器械跑赢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重要资讯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10日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这也是我国出台的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 《规划》指明了四大重点发展领域: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应用、生物安全。 其中在生物医药方面,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的新期待。 中国国家药监局:促进药品监管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印发《药品监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 在介绍各项重点任务时,《规划》提出,实现业务系统的全面云化部署,筑牢“物联、数联、智联”药品智慧监管数字底座,促进药品监管数字化转型升级。 FDA批准礼来口服JAK抑制剂Olumiant用于COVID-19住院患者据5月12日消息,日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礼来公司和Incyte合作的Olumiant(中文商品名:艾乐明,通用名:baricitinib,巴瑞替尼)用于COVID-19住院患者,该疗法只需每天一次口服给药。 Olumiant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Janus激酶(JAK)抑制剂,可用于治疗需要补充氧气、体外膜氧(ECMO)或使用呼吸机的COVID-19住院患者。 核心观点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9111.49,上涨4.27%,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9位。 7个二级板块中,中药、医药商业、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原料药、医疗器械跑赢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疫情方面,本周全球奥密克戎疫情比较稳定,目前的每日新增病例数量在40万人左右。 我国上海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单日新增病例下降到500例以下。 动态清零和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推进催化检测需求。 治疗方面,新冠口服药仍然是最终攻克疫情的有效途径,值得继续关注。 疫苗接种方面,疫苗接种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5月13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59亿剂次。 消息方面,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出台的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 《规划》指明了四大重点发展领域: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应用以及生物安全。 在生物医药方面,规划针对围绕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提出了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精准医疗、检验检测及生物康养等重点发展方向,并特别强调了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具体来看,将从预防、诊断、治疗三个层次,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利好的领域包括:疾病早期筛查、疫苗;抗体药物、重组蛋白、多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等生物药,慢性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的原创药物;智能手术机器人、数字疗法、粒子放疗等先进治疗技术等。 公募基金持仓数据显示,医药行业基金持仓环比改善明显。 医药行业在2021年底达到2019年以来最低位置,超配比例出现下滑,但整体仍呈现超配状态,行业重仓比例为10.90%,超配2.30%;2022Q1行业重仓持股比例情况出现改善,持仓和超配比例均呈现反弹迹象,分别为11.67%和2.98%。 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是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占比最高的子板块,化学原料药和中药的重仓持股占比上升,是医药行业重仓持股比例逐季改善的主要驱动力。 从医药行业前十大重仓持股公司(按持股总市值排名)在医药行业持仓占比情况来看,排名前十重仓持股的公司整体占比在行业中长期超过50%,但连续两个季度呈现下降趋势。 从所属行业来看,2022Q1基金持仓的十大公司中,5家为医疗研发外包公司(CXO),2家为疫苗公司,中药、医院和医疗设备公司各1家。 对比2021年基金持仓所属行业情况来看,CXO产业链依然为基金重仓持有的主力板块,且公司数量环比呈现上升趋势。 外资方面,医药生物行业外资持股金额为1903.09亿元,占医药生物行业总市值的2.93%,占行业流通市值3.87%。 其中陆股通持股1765.14亿元,QFII持股137.95亿元。 整体来看,医药行业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位置,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中药和医药商业目前在估值角度来看处于显著低估状态。 站在当前时点,市场需求旺盛、高景气的医疗板块迎来长期布局的良机。 短期来看,新冠治疗仍然是贯彻全年的确定性机会,建议关注君实生物-U、新华制药等。 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恒瑞医药、博腾股份、恩华药业、凯莱英、复星医药、泰格医药、康龙化成、普洛药业和信立泰等;2)进口替代能力突出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金域医学、迈瑞医疗和乐普医疗等;3)受益市场集中度提升的医疗消费终端,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和迪安诊断等;4)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生物制品企业,包括智飞生物、长春高新、华兰生物、康希诺和华润三九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波动风险、市场调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