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2022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疫情冲击信用收缩,LPR调降窗口临近-220513

《西部证券-2022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疫情冲击信用收缩,LPR调降窗口临近-220513(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证券-2022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疫情冲击信用收缩,LPR调降窗口临近-220513(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社融总量、增量、增速均在疫情影响下表现不佳。 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9468亿元,社融同比增速录得10.2%。 在疫情的影响下,总量、增量、增速均表现不佳。 分项来看,最主要的拖累来自于人民币贷款。 从今年以来的信贷数据来看,企业部门信贷总量与去年持平,居民部门信贷扩张受房地产销售拖累明显。 2022年1-4月人民币贷款总量基本与去年持平,企业部门的新增贷款量远超近几年同期水平,经验上,后续信贷结构改善的概率较大。 但是,在地产销售依然未明显回暖的情况下,居民部门新增信贷确有增长乏力的现象。 预计地产最差阶段正在过去:一来近期政策频繁落地,且后续或将有更多城市出台支持商品房合理需求的政策;二来本轮疫情反弹或进一步促进改善型住房需求。 从一季度的信贷投向来看,当前信贷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普惠金融、绿色贷款及涉农贷款,即有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以及监管导向要求的行业。 后续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主要增量也将来自于有人民银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的行业;房地产相关贷款相比2021年已有明显回升,在监管进一步明确会在“房主不炒”、“因城施策”等政策框架内继续满足地产合理融资需求的背景下,地产相关贷款有望进一步回暖。 如何展望下阶段货币政策落地顺序?结构优先,LPR报价调降可期。 1)各类再贷款是新增信贷的重要贡献力量。 在“金融23条中”人民银行已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将要使用的各类再贷款工具有望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多增1万亿元。 若央行后续继续创设诸如重大制造业专项再贷款等新结构性工具,新增贷款有望达到1.5万亿。 2)央行不断引导商业银行负债成本降低,LPR报价利率或于近期调降,该因素将在疫后助力居民部门改善型住房需求回暖、中长期贷款回升。 今年以来,降准、加速向财政上缴利润及最近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的推出等操作均是人民银行在有意引导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下降。 特别是近期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对于大行及股份行存款成本下降作用明显,由于央行一直在强调释放LPR报价改革红利,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我们认为在银行负债成本下降幅度明显的情况下,央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引导银行单独下调LPR报价成为大概率落地的政策操作。 风险提示:国内外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