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上海证券-固收+专题报告:新股破发,原因、影响及对策-220513

上传日期:2022-05-13 17:17:41 / 研报作者:郑嘉伟廖旦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上海证券-固收+专题报告:新股破发,原因、影响及对策-220513.pdf
大小:137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上海证券-固收+专题报告:新股破发,原因、影响及对策-220513

上海证券-固收+专题报告:新股破发,原因、影响及对策-220513
文本预览:

《上海证券-固收+专题报告:新股破发,原因、影响及对策-220513(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固收+专题报告:新股破发,原因、影响及对策-220513(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科创板新股破发较为密集。

2022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多支新股破发的情况,科创板新股破发较为密集。

截至4月22日,今年A股市场共有106支股票发行,33支股票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约31%。

其中,科创板有39支股票发行,21支股票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约54%。

他山之石:港股、美股上市首日均存在一定水平破发,港股破发率明显高于美股。

自2008年以来,每年港股破发率在22%~33%之间波动,破发水平较高。

自1997年以来,美股破发率略有上涨,破发率曲线平缓,近年来每年破发率在20%上下波动。

自1990年以来,除两次破发潮外,A股破发率均维持在5%以下。

自2022年年初以来,A股、港股、美股破发率均明显上升,其中港股破发率上涨幅度最大,站上69%高位。

此轮新股出现破发潮为多方面因素合力造成:首先,俄乌战争和疫情反复等因素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市场情绪回落,A股出现一定幅度调整;其次,市场估值整体受到挤压,“询价新规”以来,新股定价估值不降反升,部分个股远高于行业平均市场率,导致破发风险增加;再次,自科创板注册制第一批上市以来,A股市场新股供应量持续处于高位,需求层面压力增加;最后,随着破发增多,新股首日通过融券卖空强度增大,无形中进一步增加了新股破发压力。

较多新股破发的影响:一是破发导致部分散户投资者出于避险情绪选择弃购。

2016年以来,弃购金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新股共有23只,均为2019年后发行新股。

由于2022年以来的破发浪潮,打新出现明显降温,在23只出现弃购新股中,2022年发行新股就多达15只。

二是券商跟投亏损叠加包销弃购股份,业绩承压;三是伴随新股破发潮,新股发行定价有待优化。

新股申购参与者如何博弈?固收+打新收益策略开始出现盈亏平衡。

以2亿规模为例,2022年1-4月份A、B、C三类投资者打新收益分别为0.54%、0.41%、0.19%,相对于过去三年处于较低收益水平。

分板块来看,科创板打新收益最低甚至出现亏损,如3月份C类投资者亏损约1.2万元,4月三类投资者均出现亏损。

对于C类投资者而言,若采用底仓对冲方式参与打新,打新收益可能很难覆盖对冲成本。

投资建议关注被“错杀”基本面优良的次新股投资机会。

从港股和美股成熟市场来看,新股破发事实上已为“常态”。

随着注册制改革下打新红利逐渐释放,后续“询价新规”规范下,A股市场新股定价日趋市场化。

当前阶段,不管A股还是港股和美股,新股破发率都处于比较高状态,破发潮可能和市场调整有关。

固收+投资策略上,建议参与新股打新的固收+投资者多关注创业板和主板打新机会,中长期观察市场拐点信号,若市场转向趋势确立,则可以考虑更加积极参与科创板打新。

对于长线投资者,可以关注被“错杀”基本面优良的次新股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经济基本面下行风险;新股持续破发风险;操作风。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