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信说策略:信用债还能不能追涨?-220512

《中信证券-信说策略:信用债还能不能追涨?-220512(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信说策略:信用债还能不能追涨?-220512(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资金面持续宽松,信用债表现抢眼,各种利差急剧压缩,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 基于资金面的预判,我们认为当前信用债继续追涨的性价比已经不高,建议且战且退,逐步缩小信用风险和久期风险的敞口。 ▍“票息资产”一骑绝尘。 二季度以来,企业类信用债表现亮眼,收益率和利差均大幅压缩,信用利差整体压缩幅度在10~20bps左右。 除了工商企业信用债之外,近期以商业银行债券为主的金融类信用债表现同样出色,无论是普通债、二级债还是永续债,都呈现出收益率和利差一起压缩的行情。 此外,最近1个月机构对金融类债券的偏好开始向长端传导,长久期二级债出现补涨行情。 企业信用债与金融信用债齐涨,票息资产还能不能追?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近期信用债行情的驱动力。 ▍首先,持续宽松的资金面让套息交易更加内卷。 4月以来资金利率一路走低,carry被动拉高,自然有机构愿意在一级市场下限投标,通过对比4月和3月的新发信用债票息矩阵,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期限和评级的发行利率都在下降。 除此之外,在一级市场抢不到足够的量,又会让需求外溢到二级市场,形成较多的低估值tkn,进一步驱使票息资产收益率超额下行。 资金宽松、套息内卷,为近期“资产荒”演绎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其次,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地产销售继续滑坡,信用恢复遇阻,中长端利率上行压力不大。 虽然年初以来宽信用预期始终存在,但何时见效仍是边走边看,在出现明确的向上拐点之前,中长端利率很难出现向上的大幅反弹,低位震荡的可能性更大。 久期风险暂时搁置,使得机构买信用债的胆子越来越大,既然短久期下沉资质的策略已经显得过于拥挤,便开始沿着收益率曲线往右上方买,拉长久期以提升票息收益。 ▍资金面将如何变化?当前的资金面比较类似2020年初疫情初期阶段的逻辑。 2022年3~5月资金成本的持续下探,与2020年1~4月比较类似,彼时是新冠疫情的初期,也是高峰期,防疫压力较大,流动性呵护备至。 因此,对于资金面松紧拐点的预判,应重点关注疫情的发展趋势。 以存量确诊病例为刻度,衡量疫情从高点到受控的大致时间,疫情最严峻时期料已度过,5月资金成本仍有下探余地,但二季度末出现拐点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格外关注。 ▍从隔夜比重来看,近期资金面宽松并未引发强烈的加杠杆。 资金面由松转紧,如果是发生在债市杠杆率较高的环境下,会引发比较明显的降杠杆行为,进而推升债券收益率。 但是,如果债市杠杆率本身不处于高位,则资金面边际收紧引发的连带效应就相对较小。 2022年3月至今,虽然资金成本下行,但债市整体杠杆行为并不激进,一方面降低了短期内央行“敲打”杠杆行为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为后续资金面转紧导致的债券抛压设置了一些缓冲。 ▍投资建议:结合疫情演变和债市杠杆的新动态,预计上半年资金成本将见底回升,反弹幅度小于2020年。 在此判断下,当前信用债继续追涨的性价比已经不高,建议且战且退,逐步缩小信用风险和久期风险的敞口。 ▍风险因素:资金供应收紧;违约风险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