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金石资源-603505-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短期承压不改成长本质,产业链布局稳步推进-220512

《中信证券-金石资源-603505-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短期承压不改成长本质,产业链布局稳步推进-2205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金石资源-603505-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短期承压不改成长本质,产业链布局稳步推进-22051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2.45亿元,同比略增2.93%;2022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0.33亿元,同比-23.0%。 中短期来看,公司产品下游制冷剂需求低迷叠加疫情导致运输不畅,业绩有一定承压。 长期来看,随下游新能源需求增加,公司传统萤石业务有望迎来景气周期。 同时,公司沿萤石资源端向中游氢氟酸及下游含氟锂电材料积极布局,产业链持续完善,料将助力未来的高速增长。 考虑到公司业绩短期承压,我们下调2022年盈利预测至3.13亿元(原预测为3.73亿元),新增2023-2024年盈利预测为5.34/6.89亿元,维持公司2022年31元目标价及“买入”评级。 ▍生产经营稳定,2021年业绩略增。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0.43亿元,同比+18.64%,实现归母净利2.45亿元,同比略增2.9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2.44亿元,同比+8.97%。 公司业务规模扩大,2021年实现各类萤石产销47.23/48.08万吨,同比分别+13.59%/19.57%,其中酸级及高品位萤矿石分别销售30.36/17.01万吨,同比分别+12.99%/39.77%。 公司高品位萤矿石销量增长显著,主要系兰溪金昌产能释放以及翔振矿业产能增加所致。 2021年公司酸级及高品位萤石生产成本(不含税)分别为1411/552元,同比分别提升7.30%/9.09%,主要系公司多矿山加大了填充投入,开采成本略增所致。 整体来看,公司量增显著,毛利有所承压,预计公司开采成本仍有显著降幅空间。 ▍物流不畅,2022Q1公司经营短期承压。 2022Q1公司实现营收1.47亿元,同比-12.76%,实现归母净利0.33亿元,同比-23.0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0.32亿元,同比-24.83%。 公司业绩下滑,主因:1.疫情影响物流,一季度销售各类萤石仅约7万吨,同比减少约1万吨,销量下降约13%;2.一季度下游需求低迷,公司萤石精粉销售单价同比及环比分别略下滑67/99元/吨(含税)。 公司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一季度适当增加存货以应对短期萤石价格低迷,一季度资产萤石存货约8.8万吨,同比增加约1万吨。 同时公司加大了萤石贸易采购,以2390元/吨(含税)采购部分萤石精粉,公司预计将于2022年9月前陆续交货,目前萤石市场价格较采购价格有所回升。 此外海外受墨西哥及加拿大重要矿山停产等影响,公司出口订单增多,一季度出口高品位矿石3700吨,同比+3300吨,4月份新签单达到3000吨,2022年公司海外订单有望显著增加。 ▍长期看,萤石稀缺性逐步凸显,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从生产段来看,在国内严抓环保、生产安全的大环境下,萤石行业落后产能持续清楚,资源向头部整合,供应端将持续收紧。 从需求端来看,随新能源产业的逐步发展,含氟树脂及含氟锂电材料等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有望取代制冷剂、冶金等成为萤石最大的下游需求产品。 在供应持续受限下,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据公司测算至2025年新能源产业对萤石的需求有望达到150-200万吨/年,至2030年有望超过500万吨/年,而目前全球每年萤石总产量仅700-800万吨,萤石资源的稀缺性将持续凸显,价格中枢将稳步抬升,公司作为国内萤石生产头部企业,长期看,将充分受益。 ▍从资源到含氟锂电材料,产业链布局稳步推进。 资源及中游产品端:公司与包钢等合作的白云鄂博矿山“选化一体化”项目持续推进中,公司预计今年有望产出20-30万吨萤石精粉,同时包头30万吨/年无水氢氟酸项目建设正在积极筹备中;下游含氟锂电材料:江山六氟一期6000吨六氟磷酸锂有望年底完成建设。 公司正积极从单一的萤石生产销售企业,向中下游产业链布局,充分发挥自身再氟化工领域的资源及技术研发优势,提供新的盈利增长点。 ▍风险因素:公司新增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低迷,导致价格持续走低;物流不畅,造成公司销售承压。 ▍投资建议:中短期来看,公司产品下游制冷剂需求低迷叠加疫情导致运输不畅,业绩有一定承压。 长期来看,随下游制冷剂需要求回暖及新能源需求增加,公司传统萤石业务有望迎来景气周期。 同时,公司沿萤石资源端向中游氢氟酸及下游含氟锂电材料积极布局,产业链持续完善,料将助力企业未来的高速增长。 考虑到公司业绩短期承压,我们下调公司2022年盈利预测至3.13亿元(原预测为3.73亿元),新增2023-2024年盈利预测为5.34/6.89亿元,维持公司2022年31元目标价(由于国内暂无可比公司,参考公司近三年历史PE中枢在30xPE,给予公司2022年30xPE)及“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