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九号公司-689009-2021年年报和1Q22季报点评:自有品牌业务发力,新品布局如期推进-220509

《中信证券-九号公司-689009-2021年年报和1Q22季报点评:自有品牌业务发力,新品布局如期推进-22050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九号公司-689009-2021年年报和1Q22季报点评:自有品牌业务发力,新品布局如期推进-22050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91.5亿元(+52.4%),归母净利润4.1亿元(+458.8%),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元(+399.8%)。 业绩符合预期。 1Q22,公司实现收入19.2元(+7.8%),归母净利润0.38亿元(+51.3%),扣非归母净利润0.23亿元(+14.8%)。 业绩符合预期。 我们认为,公司现阶段仍然处在新业务的布局阶段,更应该关注其收入增长以及新产品布局情况。 考虑疫情影响,并结合年报和一季报数据,我们下调公司2022/23年净利润预测至7.9/13.5亿元(原预测为9.8/14.5亿元),新增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0.7亿元,调整目标价至76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1年收入:滑板车业务稳步增长,新业务起势。 (1)滑板车&平衡车业务。 收入64.1亿元(+21.7%),销量332.8万台(+14.7%),均价1925元(+6.1%)。 其中,滑板车ToC业务收入44.1亿元,共享滑板车业务收入17.2亿元。 2021年以来,公司相继发布多款滑板车产品,其中赛格威GT2定位高端滑板车,售价近2万元,配备了前后液压盘式制动器、可调节悬架等,最高时速可达70公里/小时。 (2)两轮车&电踏车业务。 实现收入13.3亿元,同比+208.8%。 其中,两轮车业务收入12亿元(+177.7%),销量42万台(+267.4%),均价2857元(-24.4%),两轮车业务在中国区专卖门店1700+家,覆盖600+城市。 2022年4月,公司发布今年的两轮车新品,包括方程式F系列等,预计产品将更偏向高端化,有望拉动今年产品均价提升。 电踏车业务收入1.3亿元,销量2.5万台,均价约5300元。 (3)全地形车业务。 实现收入5.6亿元,销量2万台,均价2.8万元。 (4)机器人业务。 实现收入0.21亿元,同比+174.7%。 2021年以来,公司陆续发布“方糖”“飞碟”“饱饱”等配送机器人,主打餐饮和酒店市场。 此外,3Q21发布的赛格威割草机器人是公司未来的重磅新品,已于2Q22正式销售。 ▍1Q22收入:自有品牌收入9.8亿元,增长51%。 (1)滑板车&平衡车业务:自有品牌零售产品收入3.6亿元(+30%),共享滑板车收入6.5亿元(+81%),小米定制产品收入2.9亿元(-62%)。 (2)电动两轮车业务:收入2.6亿元(+27%),销量9.1万台。 (3)全地形车业务:收入2亿(+8倍),销量3474台,均价约5.8万元。 ▍关联交易:与小米的关联交易占比显著下降。 2021年,小米集团仍是公司最大的单一客户,贡献收入29.5亿元(+7.1%),占收入的比例为32.3%(-13.6pcts)。 展望2022年,滑板车&平衡车业务公司将重点发力自有品牌业务和共享滑板车业务,两轮车、全地形车、割草机器人等新兴业务都是公司自有品牌业务,我们预计公司与小米的关联交易比例在2022年将进一步下降。 1Q22,来自小米的收入占比下降至15%。 ▍盈利能力:公司潜在盈利能力并未完全得到释放。 1.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23.2%(-4.5pcts),其中,滑板车&平衡车/两轮车&电踏车/机器人业务,毛利率为25.1%/11.2%/36.2%,同比-0.65pct/-5.5pcts/-1.1pcts。 两轮车&电踏车业务毛利率较低,主要是计入了门店装修费用的摊销。 公司净利率为4.5%(+3.2pcts)。 我们认为,公司盈利能力在2021年并未完全得到释放,主要压制因素包括:(1)公司在2021年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海运费用上涨等负面影响。 虽然公司在2Q21上调了部分产品的价格,也与小米重新签订了采购协议,但影响并未能完全得到消除。 此外,公司海外业务比例较大,还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 (2)公司从2019年开展两轮车业务,从2020年开展全地形车业务,从2021年开展割草机器人业务。 这些新业务都在投入期,都需要提前投入研发和销售费用。 2.1Q22:公司毛利率为22.0%(+0.59pct),净利率为2.0%(+0.55pct)。 ▍2022年看点1:新老业务共同推动收入增长。 (1)原有的滑板车&平衡车业务:从海外市场的反馈来看,滑板车已经成为被消费者认可的短途出行新选择。 预计2022年公司自有品牌零售产品和共享产品都能够实现30%以上的增长,小米定制产品出现明显下滑。 (2)新业务:2022年,两轮车业务受益于持续升级的智能化体验以及海外市场开拓,预计收入将实现翻倍增长。 全地形车业务受益于渠道建设和高端车型占比提升,有望迎来量价齐升趋势,收入也有望翻倍增长。 割草机器人业务已于2Q22开始销售。 配送机器人业务在4Q21与美国客户COCO签订千台以上订单,今年预计将在酒店配送领域继续发力。 ▍2022年看点2: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原材料成本和运费的压力在2022年有望边际改善。 (2)各个新业务的放量将带来规模效应,有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改善。 (3)2022年,公司料将继续发力自有品牌的海外业务。 滑板车业务以海外市场为主,自有品牌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两轮车业务计划加大欧洲市场的布局力度。 全地形车业务和割草机器人业务主要面向欧美市场。 自有品牌海外业务占比提升有助于整体毛利率提升。 ▍风险因素:国内局部疫情和海外通胀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公司不能持续创新的风险;持续进入新业务对公司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投资建议:考虑局部疫情影响,并结合2021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数据,我们下调公司2022/23年净利润预测至7.9/13.5亿元(原预测为9.8/14.5亿元),新增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0.7亿元。 智能硬件和机器人行业历史平均估值水平约30倍。 我们预计从2023年开始公司盈利能力将得到更充分的释放,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的CAGR预测约为70%。 考虑行业估值水平,公司业绩增速,以及公司的长期成长空间,给予公司2023年4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76元(原目标价为90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