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天坛生物-600161-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库存扰动短期业绩,浆站、产品、产能齐发力有望驱动恢复稳健增长-220509

上传日期:2022-05-09 13:43:20 / 研报作者:陈竹韩世通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天坛生物-600161-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库存扰动短期业绩,浆站、产品、产能齐发力有望驱动恢复稳健增长-220509.pdf
大小:27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天坛生物-600161-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库存扰动短期业绩,浆站、产品、产能齐发力有望驱动恢复稳健增长-220509

中信证券-天坛生物-600161-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库存扰动短期业绩,浆站、产品、产能齐发力有望驱动恢复稳健增长-22050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天坛生物-600161-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库存扰动短期业绩,浆站、产品、产能齐发力有望驱动恢复稳健增长-22050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天坛生物-600161-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库存扰动短期业绩,浆站、产品、产能齐发力有望驱动恢复稳健增长-22050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浆站资源是血制品行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而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拥有单采血浆站最多的血制品企业。

短期来看,公司受局部疫情反复/库存影响2022Q1业绩有所下滑,我们预计Q2、Q3有望恢复稳健增长;中长期来看,公司新设浆站持续获批超预期,在研产品逐渐步入收获期,并随着新产能的未来投放,盈利能力/吨浆利润有望进入持续上升通道,中长期价值凸显。

综上,我们调整公司目标价至29元(对应2024年3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2021年业绩符合预期,单Q4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1.12亿元,同比增长19.35%,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7.60/7.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94%/21.12%。

单季度来看,公司2021Q4实现营业收入12.94亿元,同比增长59.83%,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2.02/2.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05%/45.33%,单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1年毛利率47.53%,同比下降2.14pcts,净利率25.99%,同比下降1.38pcts——报告期内公司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持续提高,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相比上年变化-0.64/+0.54/-0.24/-0.68pcts(整体减少1.02pcts)。

▍新获批浆站数量超预期,在研产品/产能/销售渠道持续推进。

报告期(2021年,下同)内公司依托央企股东品牌影响力,浆站拓展工作加速推进——公司2021年至今新设23家浆站,拥有单采血浆站(含分站)总数达82家,其中在营单采血浆站(含分站)数量达58家。

浆站资源为血制品企业最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随着新老浆站持续贡献,公司2025年底采浆量有望突破3000吨。

在研产品方面,成都蓉生人凝血因子Ⅷ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10%)、人纤维蛋白原和兰州血制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获得总结报告,而成都蓉生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已开展Ⅲ临床试验、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已开展Ⅰ期临床试验以及武汉血制的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已在阿联酋开展Ⅱ期临床试验——我们认为随着在研管线逐步迎来收获期,公司盈利能力/吨浆利润有望进入持续上升通道。

产能方面,报告期内成都蓉生永安血制项目已完成土建工程结算,重组凝血因子生产车间项目已完成重组车间、动物房结构施工,上海血制云南项目已基本完成综合车间、分离车间净化装修——公司报告期末在建工程约16.23亿元,同比增长57.60%。

渠道拓展方面,公司覆盖销售终端总数达31881家,同比增长22.68%,其中药店覆盖12809家,同比增长45.51%;持续布局标杆医院,2021年进入标杆医院29家、重点开发医院30家,同时加强已准入标杆医院的推广工作。

▍受局部疫情反复/库存影响2022Q1业绩有所下滑,Q2、Q3有望恢复稳健增长。

公司2022Q1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同比下降16.80%,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1.25/1.1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7.50%/22.83%。

我们认为公司单季度业绩有所下滑主要系:1)受局部疫情反复导致的配送难度加大、患者就医及医院终端手术用量减少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销量出现暂时性下降;2)公司整体库存较为紧张——一方面,公司2021年生产血制品约1195.39万瓶,同比增长8.50%,销售量1247.49万瓶,同比增长14.16%,库存量169.14万瓶,同比减少23.62%,我们预计公司2021Q4销售放量,对2022Q1库存有所消耗(拉长两个季度来看,公司21Q4+22Q1季度合计收入约19.99亿元,相比20Q4+21Q1合计收入增长20.65%);另一方面,公司2021年实现采浆1809吨,同比增长约6%(其中上半年约875吨,下半年约934吨),我们认为随着2021年9月国家卫健委将固定献浆员年龄重新延长至60周岁,公司采浆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公司老浆站较多,献浆员年龄普遍较高),并且随着成都永安血制项目新基地今年有望投产,整体投产效率的提到有望带动公司库存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我们预计公司Q2、Q3有望恢复稳健增长。

▍风险因素:新浆站采浆量不及预期;在研产品进展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浆站资源是血制品行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而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拥有单采血浆站最多的血制品企业。

短期来看,公司受局部疫情反复/库存影响2022Q1业绩有所下滑,我们预计Q2、Q3有望恢复稳健增长;中长期来看,公司新设浆站持续获批超预期,在研产品逐渐步入收获期,并随着新产能的未来投放,盈利能力/吨浆利润有望进入持续上升通道,中长期价值凸显。

综上,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3年EPS预测至0.64/0.76元(原为0.71/0.88元),新增2024年EPS预测0.95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33x/27x/22x。

综上,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血制品龙头,远期成长空间广阔,我们参考可比公司(如博雅生物、卫光生物)2024年平均PE23倍,给予公司2024年30倍PE,调整公司目标价至29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