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微公司-688012-2022年一季报点评:刻蚀设备持续领先,MOCVD带来新增长-220509

《中信证券-中微公司-688012-2022年一季报点评:刻蚀设备持续领先,MOCVD带来新增长-22050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微公司-688012-2022年一季报点评:刻蚀设备持续领先,MOCVD带来新增长-22050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是国内稀缺的半导体设备龙头,刻蚀设备技术先进、国内市占领先,受益半导体设备市场成长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的提升;MOCVD设备订单增长明显,受益MiniLED、功率等细分成长需求景气。 近年来公司内生外延并举,拓展CVD薄膜沉积、量测与检测、VOC等半导体设备及泛半导体设备领域,预计国产替代趋势下将深度受益,我们看好公司核心业务及成长为泛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的成长逻辑,维持“买入”评级。 ▍2022Q1收入同比+57.31%,毛利率同比+4.55pcts,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超15倍。 公司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57.31%,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降低14.94%,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78.18%;毛利率45.47%,同比+4.55pcts,环比+0.76pct。 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下滑主要是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导致,其中一季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收益为0.04亿元,上年同期为1.69亿元;此外,公司持有的中芯国际和天岳先进的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01亿元,而上年同期公司股权投资为损失0.24亿元。 ▍刻蚀设备收入同比翻倍增长,先进技术优势将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2022Q1公司刻蚀设备收入为7.14亿元(收入占比75.24%),同比增长约105.03%。 公司CCP刻蚀设备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成功取得5nm及以下逻辑电路产线的重复订单,在存储工艺方面,公司的刻蚀设备在64层及128层3DNAND的生产线得到广泛应用,在部分关键客户市场占有率已进入前三位甚至前二位。 ICP刻蚀产品已经在超过15家客户的生产线上进行100多个ICP刻蚀工艺的验证并获得重复订单,逐步趋于成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公司目前正在开发新一代的刻蚀设备,可用于5nm以下的逻辑工艺、1Xnm的DRAM芯片和128层以上的3DNAND芯片等产品,随着先进逻辑芯片和芯片制造厂产能的迅速爬升,预计刻蚀产品的重复订单将稳步增长,将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MOCVD设备处于下游应用接棒期,Mini-LEDMOCVD设备有望于下半年显著拉动收入增长。 2022Q1公司MOCVD设备收入0.42亿元(收入占比4.43%),同比下降约68.59%,原因是公司新签署的MiniLEDMOCVD设备规模订单在本期尚未确认收入。 中微抓住MiniLED市场机遇,于2021年率先发布用于高性能MiniLED量产的MOCVD设备,2021年12月收到设备订单超100腔,2022年3月公司收到兆驰股份52腔采购订单,MiniLEDMOCVD设备订单合计已超180腔。 我们预计2022年下半年MiniLEDMOCVD设备订单有望逐渐落实至收入,拉动MOCVD设备收入回升。 同时,公司也正在开发针对MicroLED和化合物半导体应用的专用MOCVD设备,未来公司有望在MicroLED设备和化合物半导体MOCVD设备市场找到新的增长点。 ▍南昌、临港基地将于2022年陆续投入使用,2024年规划厂房面积将扩大15倍。 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公司积极扩建南昌基地和临港基地建设。 目前公司南昌基地和临港基地建设进展按照既定计划正常进行中。 预计南昌产业化基地将于2022年6月开始陆续投入使用,临港产业化基地将于2022年12月开始陆续投入使用。 按照公司规划,至2024年,厂房面积将达到45.3万平方米,相较于2021年2.8万平方米扩大超过15倍,为公司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环境恶化风险;公司海外拓展不及预期;公司新品研发、验证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72/61.32/80.63亿元,考虑到综合毛利率提升以及费用控制和费用率摊薄,我们上调2022~2023年净利润预测至10.38/13.78亿元(原预测为8.90/10.65亿元),新增2024年净利润预测17.16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1.68/2.24/2.79元。 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技术水平和客户资源领先同业,未来业绩有望持续高速成长,公司过去一年内当年PS估值平均为26倍,我们保守按照2022年20倍PS,给予目标价148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