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如何看待一季度贷款投向?-220508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如何看待一季度贷款投向?-220508(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如何看待一季度贷款投向?-220508(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5月6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1Q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1Q新增人民币贷款8.34万亿,对公与零售比例大致为6:1。 截至1Q末,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1.4%,增速季环比略降0.2pct。 房地产企业贷“浮出水面”,按揭需求仍偏弱。 1Q房地产贷款增长环比改善,但态势依然偏弱,当季新增0.78万亿,占全部新增信贷的9.3%,同比少增0.89万亿:1)开发贷2Q21以来首次“浮出水面”。 1Q开发贷新增0.29万亿,为2Q21以来首次单季正增长,但同比仍少增0.22万亿。 4Q21以来,房地产融资政策逐步放松,但囿于开发商开工意愿不足、弱资质房企资金可得性差等供需两方面因素,开发贷投放强度仍弱;2)按揭贷款“量价齐跌”。 ①“量”方面,1Q按揭贷款新增0.52万亿,同比少增0.71万亿,增速季环比下降2.3pct至8.9%。 ②“价”方面,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3月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为5.42%,较年初下降17bp。 进入2Q,居民加杠杆意愿及能力仍相对不足,供求关系影响下,按揭贷款利率延续下行态势,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4月103个重点城市房贷利率水平创2019年以来月度新低。 近期多地密集出台政策维稳地产销售,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预计后续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加码,更多城市有望出台政策支持购房需求、维稳市场预期,进而刺激房地产销售和按揭回暖。 工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增速,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平稳,预计2Q基建投资将在托底经济过程中发挥“压舱石”作用。 1Q工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0.7%,维持较高增速;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3.2%至30.26万亿,增速较为平稳。 新增基础设施贷款占1Q全部产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的38.7%。 3月下旬以来,疫情散点多发,特别是上海疫情封控举措对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供应链等产生的扰动已逐步显现。 在此背景下,预计基建投资将率先发挥在托底经济过程中的“压舱石”作用,并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于“宽信用”、“稳增长”持续性的信心。 特定领域支持力度加大,绿贷、普惠小微等持续高增。 截至1Q末,绿色贷款同比增速升至38.6%高位,延续逐季提升态势。 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录得24.6%,增速自2Q21以来逐季回归常态化,现阶段仍维持较高增速。 5月5日国常会提出“今年国有大型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6万亿元”,测算国有大行2022年普惠小微同比增速需达到24.4%左右的较高水平,较上年下降10pct左右,继续发挥“头雁”作用。 行情回顾与银行股投资逻辑。 4月25日以来,银行指数下跌5.6%,跑输沪深300指数3.04pct。 2Q疫情演化对银行股走势来说是重要变量。 当前宏观经济对“宽信用”确定性预期不强,稳定信贷投放仍是当务之急。 4月29日政治局会议释放了明确的“稳增长”信号,后续配套政策有望逐步落地,叠加市场流动性充裕,有助于稳定银行的扩表强度,形成有效对冲,进而稳定和延续银行板块表现。 银行股投资建议把握三条主线:1)经营基本面优质,股价受事件性冲击被压制的招商银行;2)信贷投放“头雁”、负债端优势明显的邮储银行;3)深耕优质区域且有业绩释放诉求的银行,如杭州、南京、江苏、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房地产风险形势扰动;金融让利实体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