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浦银国际-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宗商品涨价背景下的电动汽车系列报告(一):金属原料价格波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影响的框架分析-220506

上传日期:2022-05-07 18:30:49 / 研报作者:沈岱蔡瑞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浦银国际-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宗商品涨价背景下的电动汽车系列报告(一):金属原料价格波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影响的框架分析-220506.pdf
大小:118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浦银国际-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宗商品涨价背景下的电动汽车系列报告(一):金属原料价格波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影响的框架分析-220506

浦银国际-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宗商品涨价背景下的电动汽车系列报告(一):金属原料价格波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影响的框架分析-220506
文本预览:

《浦银国际-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宗商品涨价背景下的电动汽车系列报告(一):金属原料价格波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影响的框架分析-220506(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银国际-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宗商品涨价背景下的电动汽车系列报告(一):金属原料价格波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影响的框架分析-220506(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重申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的“买入”评级: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蔚来(9866.HK、NIO.US)、小鹏(9868.HK、XPEV.US)、理想(2015.HK、LI.US)、比亚迪(1211.HK、002594.CH)等新能源车企有较大的意愿保障上游原料供应,推动自身汽车销量增长,扩大份额。

因而,也有意愿通过涨价来帮助中上游汽车部件厂商消化部分原料成本上涨压力。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部分车型的小幅涨价对于销量端的影响较小。

其中,比亚迪4月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取得环比微增的成绩。

虽然受疫情影响,蔚来、小鹏、理想的4月交付量环比大幅下降,但我们对5月疫情缓解后的交付量快速提升保持谨慎乐观,也对今年的销量预测保持相对乐观。

因此,我们重申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的“买入”评级。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游原料供应链较长,复杂度较高:首先,上游原料要经历从矿产资源、化学原料、电池材料、电池制造商、整车制造商等五、六个环节。

每个环节的厂商都有可能承担部分成本涨价。

其次,上游成本的传递需要时间。

以动力电池厂商为例,其4Q21和1Q22的毛利率明显承压,而新能源车企毛利率环比下降相对温和。

最后,新能源车企对于销量增速和份额的战略重心,让其在今年起陆续接受上游原料的价格联动,部分承担上游的材料成本。

锂、镍、钴涨价短期影响较大,中长期压力有望缓解:据我们测算,按碳酸锂、镍、钴价格分别上涨10万元/吨、5万元/吨、5万元/吨,对应车企需承担的不同车型的物料成本上升比例为1.3%-4.3%不等。

虽有影响,但对新能源车物料成本整体影响不是特别大。

我们认为,基于上游产能紧缺造成的原料价格上升已处于较极端状态,价格进一步大幅上升的空间和可能性较有限。

部分车企认为,随着上游产能释放,原料价格压力有望在今年四季度或者明年上半年开始缓解。

上游原料涨价对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影响有限:年初至今,不同车企对自家汽车两轮价格上调合计约3000元至2万元人民币,相对售价比例在1%-10%之间。

这也是各车企结合各种原料、双积分、毛利率等因素做出的综合判断。

我们认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部分旧车型价格调升,并不会显著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的销量预测。

而且,车企的新车型会以新的定价来转嫁上游成本,消费者对此的感知更低。

因此,我们基本维持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511万辆的预测,并对疫情缓解后供应复苏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