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荣昌生物-9995.HK-22年Q1销售收入1.5亿符合预期,销售能力逐步验证-220506

《海通国际-荣昌生物-9995.HK-22年Q1销售收入1.5亿符合预期,销售能力逐步验证-220506(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国际-荣昌生物-9995.HK-22年Q1销售收入1.5亿符合预期,销售能力逐步验证-220506(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荣昌生物22年Q1收入1.5亿,我们估算泰它西普约占1/3和维迪西妥单抗约2/3。 22年Q1公司研发费用2.2亿,同比增加60.3%,销售费用为8078.4万,销售费用率为53.8%,去年同期为507.7%。 泰它西普海外临床启动,国内适应症拓展在即。 泰它西普治疗SLEIII期海外临床已启动患者筛选,第一阶段计划入组90-100人,我们预计23年底将有数据。 泰它西普治疗RA、IgA肾病、gMG等适应症临床进展顺利,gMGII期临床数据有望在22年Q2读出。 我们认为泰它西普是具有国际化潜力的大品种,SLE和IgA肾病海外推进顺利。 维迪西妥单抗首款获批的国产HER2ADC,差异化适应症布局。 在ASCO-GU会议上,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的Ib/Ⅱ期临床研究在一线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cORR为80%。 维迪西妥单抗在低HER2表达的BC治疗推进至临床III期。 基于ADC和双抗等技术平台,公司管线不断丰富。 ADC领域,RC88(间皮素)、RC108(c-MET)、RC118(Claudin18.2)等进入到临床阶段,双抗领域,RC138、RC148、RC158等即将进入临床阶段。 22年是公司销售兑现重要年份,公司准备充足。 22年公司2款核心产品均进入到医保,并且组建了550多人的销售团队。 我们认为公司Q1销售收入符合预期,公司商业化能力逐步验证。 荣昌生物核心品种具有国际化潜力和差异化布局,公司技术平台完善。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达37.4亿,可支持产品海外临床开展。 建议关注公司商业化兑现和核心产品进度。 盈利预测及估值建议:考虑到公司销售能力兑现,但产品海外临床研发进度低于此前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2-23年收入分别为15.95亿和21.05亿(此前分别为15.03亿和30.82亿元)。 我们用DCF模型对公司进行估值,我们采用11.0%(未改变)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和2.5%(未改变)的永续增长率。 永续增长率是基于创新药管线的平台价值,其拥有多种ADC候选药物和融合蛋白。 我们得到整体估值为452.21亿港币,对该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降低至每股83.09港元(此前为118.87港元)(汇率1元人民币=1.19港元)。 风险提示: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失败或比预期慢;药物未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销售和营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