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彤程新材-603650-公告点评:收购PI膜企业股权,深化电子材料平台建设-220506.pdf
大小:31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彤程新材-603650-公告点评:收购PI膜企业股权,深化电子材料平台建设-220506

光大证券-彤程新材-603650-公告点评:收购PI膜企业股权,深化电子材料平台建设-220506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彤程新材-603650-公告点评:收购PI膜企业股权,深化电子材料平台建设-22050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彤程新材-603650-公告点评:收购PI膜企业股权,深化电子材料平台建设-22050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5月5日晚,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现金收购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苏州聚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聚萃”)12%的股权,交易总金额为1560万元。

公告表示,公司收购苏州聚萃股权是公司深耕电子材料平台,稳步切入PI材料领域的第一步。

同时,公司未来拟进一步通过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或间接购买股权、增资等方式持续拓展在PI材料领域的布局。

切入PI材料领域,深化电子材料平台建设。

公司此次收购12%股权的苏州聚萃由美国阿克伦聚合物系统公司的技术专家及国内显示材料领域专家依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平台创办,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销售新型显示产业所需的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电子化学品及有机膜材。

苏州聚萃在PI树脂的合成、掺杂及改性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在现有面板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和电子酚醛树脂等电子材料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向PI这类显示用电子材料进行布局,将进一步深化公司电子材料平台的建设。

此外,公司持股42.4%的北旭电子为国内第二大面板光刻胶供应商,同时其在京东方的份额占比达到45%以上。

我们认为公司参股江苏聚萃后,凭借公司及参股子公司与下游面板企业的紧密关系和销售渠道,将对江苏聚萃所生产的PI等显示用材料的验证导入等过程带来积极作用,由此形成公司电子材料平台内各条业务线的协同效应。

PI膜需求广阔,国产替代空间大。

根据GrandView预测,2025年全球PI薄膜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1亿美元,2020-2025年CAGR约为9.1%。

然而目前全球PI薄膜的主要生产商仍然为杜邦、日本宇部兴产、钟渊化学等海外企业,2021年PI薄膜行业CR6约为85%。

后续来看,伴随着柔性OLED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显著增加,特别是国内柔性OLED出货量的增加,将对国内PI膜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以京东方为例,2021年京东方柔性AMOLED出货量近6000万片,全球市占率达17%居全球第二,2022年Q1京东方柔性AMOLED出货量同比增长近50%,2022年出货量目标达1亿片。

受益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叠加国产企业的逐步放量,PI膜行业的国产替代率将逐步提升。

光刻胶产品导入顺利,产能放量未来可期。

2021年内公司共有20余支新产品通过客户验证并获得订单,其中包括KrF光刻胶、i线光刻胶、LED及先进封装用光刻胶。

2021年公司电子材料业务营收达1.11亿元,控股子公司北京科华营收为9261万元。

参股公司方面,公司参股子公司北旭电子2021年面板光刻胶实现销售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22.7%。

同时,北旭电子潜江工厂年产6000吨正性光阻项目已于2022年1月正式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市占率。

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彤程电子旗下年产1.1万吨光刻胶及2万吨相关配套试剂项目预计于2022年6、7月完成建设,并将于2022年下半年进入试生产和客户验证阶段。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暂不考虑此次股权收购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仍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6.50/8.23亿元。

我们认为后续伴随着公司特种橡胶助剂产能的进一步放量,同时叠加公司电子材料产品向下游的持续导入和产能扩张,公司仍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我们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参股公司经营情况不及预期,产品导入不及预期,显示用新材料技术迭代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