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信说策略:绿债市场近况如何?-220505

上传日期:2022-05-05 21:31:57 / 研报作者:明明丘远航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信说策略:绿债市场近况如何?-220505.pdf
大小:75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信说策略:绿债市场近况如何?-220505

中信证券-信说策略:绿债市场近况如何?-220505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信说策略:绿债市场近况如何?-220505(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信说策略:绿债市场近况如何?-220505(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对境内外绿色债券市场的最新情况进行梳理,2021年我国绿债市场发展迅猛,2022年延续增势,相关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海外绿债发展镜鉴。

国际主流的绿色债券标准包括《气候债券标准》(CBS)和《绿色债券原则》(GBP)。

2007年6月,欧洲投资银行发行首单绿色债券,早期的绿色债券多由超国家机构发行,但近年来多个国家开始发力,累计发行规模后来居上。

截至2021年底,累计发行绿色债券最多的前10个国家中,来自亚太地区的只有中国和日本,其余均为欧美国家。

截至2021年底,全球累计发行绿色债券15988亿美元,其中发达市场贡献73%,新兴市场贡献20%,其余7%由超国家机构发行。

从募资用途来看,绿色项目目前主要集中于能源、建筑和交通等行业。

从发行货币来看,欧元和美元分别占已发行绿债规模的40.9%和31.7%,远超其他货币,而人民币的占比为9.5%,排名第三。

▍国内绿债基础设施。

《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是我国绿债的标准化文件。

相比于之前版本,《绿债目录(2021年版)》的变化包括:(1)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国内标准趋于统一;(2)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高碳排放项目不再纳入支持范围,并采纳国际通行的“无重大损害”原则,与国际标准进一步趋同。

我国绿色债券种类较多,不同类别所属的主管部门也不尽相同,对应的发行指引也有所区别。

碳中和债是国内绿债的重要创新品种,蓝色债券同样是绿债项目下的细分类别,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则并非绿色债券项目下的细分,而是指将债券条款与发行人可持续发展目标相挂钩的债务融资工具,其在发行主体、募资用途、债券结构等方面都更加灵活。

▍国内绿债市场发展。

2016年至2020年,国内绿债的年度发行规模均在2000亿元以上,且整体保持稳定,市场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但2021年以来则是登上了新的台阶,全年信用类绿色债券总发行规模达到5397亿元。

从债券类型来看,2016年以来的绿债市场结构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绿色金融债一度是绝对的发行主力,2016年的发行规模比重达到75.6%,不过目前已低于20%,取而代之的是公司类绿债的扩张,包括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以及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等,尤其是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在2021年的发行占比达到45.6%。

从行业来看,早期银行发行人主导了国内绿债市场,但2018年以来,非金融类企业开始发力,尤其是公用事业和城投发行人,迅速成为国内绿债的发行主力,最近2年的合计规模占比均在50%以上,其他行业的占比则始终不高。

分评级来看,2016年以来,AAA主体的占比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最低值出现在2020年,AAA主体所发的绿债规模占比为54.4%,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彼时“抗疫”政策下发债宽松,较多中等评级主体借助绿债扩充融资渠道。

但2021年初至今,绿债市场的高等级属性愈发极致,2021年AAA占比达到82.2%,2022年截至5月4日,AAA占比达到88.8%。

▍风险因素:资金供应收紧;违约风险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